作者先写“大弦”声音“如急雨”,再写“小弦”声音“如私语”,然后写大弦小弦交杂在一起是“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流利 。流畅时是出谷黄莺在花间婉转娇啼,凝涩时是冰阻冷泉阻塞不通 。高潮时是银瓶破裂,水浆溅出,铁骑出动,刀枪齐鸣 。每一种声音都恰到好处的表现了琵琶女弹奏琵琶这一乐器的曼妙非常,极大丰富了文字的表达能力,也极大拓展了读者的想象和欣赏空间 。
(1)诗歌描摹声音的最为人称道之处就在于比喻的运用:以声喻声
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中说: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 。
清人刘熙载《艺概》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书写之 。”
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凄厉)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样用比喻描摹声音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这里写乐曲旋律的变化是:D
A.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B.由激越雄壮——逐渐沉咽——间歇停顿——舒徐流畅
C.由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
D.由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
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 。诉诸读者的听觉和视觉,用一连串比喻(博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 ,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
(2)除此以外,诗歌还通过象声词、叠词和联绵词来直接模拟声音,或者使诗句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加强了音乐悦耳动听和韵律节奏感 。如: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呕哑、嘲哳
2、声音描写的第二个特点是留白,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
第一处留白是正式弹奏之前的“转轴拨弦” 。其实此处本可以不交代的,但是作者为了为下文蓄势,特意交代,即便是“转轴拨弦”这种调弦校音即已“先有情”,调弦校音如何有情?此情又是何种之情?作者并未交代,但是只此一句便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调弦校音既已如此,那么正式弹奏该有多么的令人期待啊!
第二处留白是关于描绘琵琶弦的留白 。作者写到“大弦”如何,“小弦”怎样,却并未交代另外两根弦有什么样的音乐效果,这样写得好处,一是避免做的太实,沉闷死板,二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从小文的声音摹写中发挥想象吧!
第三处留白是音乐暂歇处的留白 。摹写音乐这一听觉感受本就难为,摹写音乐暂停更是不易 。但作者依然用他的生花妙笔写出了曲中暂停的妙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诚然,有声的音乐固然美丽动听,但处在美妙音乐间隙的无声更能打动人心!并且“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成为千古绝唱,真不知是白居易成就了《琵琶行》还是《琵琶行》成就了白居易!
- 腊八粥沈从文课文解析 沈从文腊八粥原文
- 10首从军行古诗词和主旨 从军行古诗全部有哪些
- 从军行唐杨炯的古诗 从军行杨炯诗词赏析
- 未来最有前景的十大行业 未来最有前景的专业
- 十月革命在几月进行的 十月革命时间为什么是十一月
- 现代养殖业最赚钱行业 哪种养殖业最赚钱
- 拟行路难其四的意思 拟行路难其四翻译和赏析
- 按时按合同支付稿酬是最基本的行业底线 译者去世三年还没拿到翻译费
- 相关部门正组织人员全力进行搜索 疑似吉林监狱罪犯脱逃视频曝光
- 短歌行其一全文鉴赏 短歌行其一原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