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下的阴影 阴影之下( 二 )




光明下的阴影 阴影之下

文章插图
银行、信托合作模式下的影子银行


券商、基金、保险公司知道银行钱生钱的游戏很赚钱,开始有样学样,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借给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从中赚取利差,也是影子银行 。
为了说服居民购买,资管产品也需要刚性兑付 。机构们将产品的盈亏统一分配,削峰填谷 。但风险并没有得到化解,只是被分散转移到整个资金池中,潜在的影响范围反而更大 。
此外,P2P平台利用高息吸纳投资者的资金用于放贷,也是影子银行;
而花呗、借呗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一边从其他市场机构获取资金,一边给有需要的人放贷,同样是影子银行 。
最终,按《中国影子银行报告》的定义,广义上的影子银行包括:
银行同业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委托贷款、资金信托、信托贷款、银行理财、非股票公募基金、证券业资管、保险资管、资产证券化、非股权私募基金、网络借贷P2P机构、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贷款,商业保理公司保理、融资担保公司在保业务、非持牌机构发放的消费贷款、地方交易所提供的债权融资计划和结构化融资产品 。
既然影子银行做的是类似银行的业务,那么有类似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也很正常 。
然而,因为严格监管,当银行有了一笔坏账,可以用拨备、自有资本金去覆盖;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时,有央行来兜底提供流动性支持 。


光明下的阴影 阴影之下

文章插图



与银行不同的是,影子银行此前一直野蛮生长,因此也自生自灭 。
在P2P行业,许多平台因为投资项目违约出现信用风险而暴雷,钱宝网的倒下则是因为大批用户集中取现用于摇号支付南京奥南新房的八成首付,出现流动性风险 。
总结一下,影子银行做的业务像银行,进钱、出钱,赚取利差 。有银行的风险,但又不具备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所以出问题的往往也是它们 。


03、后影子银行时代

影子银行的发展一方面是逃避监管(监管不到位),一方面也跟资金需求有关 。
由于抵押物缺乏、信用不足,小微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取融资,影子银行转而成了必要补充 。
因此,《中国影子银行报告》形容影子银行“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重点在于管理 。
报告中展示了管理结果:
自2017年初集中整治以来,我国的影子银行规模从历史高位大幅下降 。截至2019年末,广义影子规模降至84.80万亿元,较2017年初100.4万亿元的历史峰值缩减近16万亿元 。影子银行占GDP的比例从2016年底的123%下降至2019年底的86%,降幅达37个百分点 。

光明下的阴影 阴影之下

文章插图


影子银行规模是降了,可市场上客观存在的融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呢?
一部分需求回归银行,一部分需求则要靠直接融资来满足 。直接融资就是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进行融资,最典型的就是企业到交易所发行债券和股票 。
科创板推出,新《证券法》修订,注册制实施,资本市场在改革中不断进步,逐渐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对普通人来说,在过去的影子银行时代下,风险更多地是由中介机构处理和承担,普通投资者闭着眼睛挑收益率高的产品买就行 。
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打破刚性兑付,理财产品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质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好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准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