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下的阴影 阴影之下


一个人晚上走路总是有影子的,但这影子不能太大,而太小实际上也不正常 。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

文 / 巴九灵


P2P全面清零、蚂蚁暂停上市、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它们看起来相互独立,实则都与一个名词有关——“影子银行” 。
12月4日,银保监会发布《中国影子银行报告》,首次给出了影子银行的定义 。简单理解就一句话,从事银行业务但不在监管之下的非银行机构都可以叫做影子银行,即在阴影下运行的银行 。


光明下的阴影 阴影之下

文章插图


2019年广义上的影子银行规模为84.8万亿元,占当年GDP的86%,可以说影子银行几乎无处不在 。
要理解影子银行,需要先从银行说起 。


01、银行为什么需要监管

银行的业务,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钱生钱 。
之所以能钱生钱,是因为银行左手吸取低利率的短期存款,右手将其用于发放具有一定风险的长期贷款 。存款的利息较低,贷款的利息较高,一进一出之间,银行赚取了存贷款利差 。


光明下的阴影 阴影之下

文章插图



但这样的业务模式存在天然的问题: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 。
银行吸收大量的短期存款,去支撑长期的放贷,存款与贷款的到期时间不同 。如果银行的贷款一时没收回来,手里的钱无法满足储户的取款要求,就会导致储户心理恐慌,纷纷前去取款,出现银行挤兑 。
另一方面,银行的贷款发给千千万万个企业,假如企业经营不善,大量贷款违约,银行的钱收不回来,资不抵债,同样会影响到居民的存款 。
也就是说,银行业具有很大的外部性,一家银行出问题,受影响的不是那一家银行,是一大片 。
因此,为了防范风险,银行业受到了严格监管:
◎ 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受限制;


光明下的阴影 阴影之下

文章插图



◎ 存款不能都拿去放贷,需要留一部分准备金满足储户取现;2015年以前,银行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后来改为监测其他指标);
◎ 此外,还有诸如资本充足率、不良率、拨备覆盖率等各类指标考核,如资本充足率指标要求银行自有的资本金不得低于贷款的一定比例 。这样一来,当贷款出现问题时,银行能先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而不会波及到储户的存款,相当于在坏账和居民存款之间加了一层缓冲垫 。
总结一下,银行的业务是:作为金融中介,进钱,出钱,赚取利差 。
因为业务存在风险且具有外部性,所以需要严格监管 。


02、影子银行从何而来

因为监管,银行的扩张能力受到限制、运营成本提高,因此银行有动力绕过监管开展业务 。
举个例子:有一家房企来借钱,银行觉得房企的贷款风险不大利润又高,于是银行左手向居民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右手买入信托计划,信托拿到钱再借给企业 。
为了说服居民购买理财产品,银行打包票说一定不会赔钱,该多少收益率就是多少收益率,达不到我自己贴钱,这就是理财产品“刚性兑付” 。
对银行来说,名义上是进行了一笔购买信托业务,不算贷款,所以就不受考核指标的影响,能愉快地赚钱 。
而信托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就扮演了影子银行的角色,干了银行放贷的活,却不受资本充足率、不良率等指标的考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