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锦瑟》用典比较多,请你找出来并分析一下这些典故的运用对表现人物心情有什么作用?(选择一两处即可)
答:(1)“庄生晓梦迷蝴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 。诗人表现了这样的情景: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 。这里既是美好的梦境,又是虚幻的梦境,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
(2)“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无限伤感,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
(3)“沧海月明珠有泪”,传说珠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人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 。鲛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
(4)“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升腾,远察如发,近观却无 。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 。与典三所涵一致 。
5.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四个典故 。一是“庄周梦蝶”,意为曾经有过梦想,曾经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 。二是“杜鹃啼血”,意为曾经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 。三是“南海鲛人”,意为梦想和情思破灭后所得的只是满眼的泪水 。四是“蓝田产玉”,意为梦想和情思破灭后的迷惘 。
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感情 。诗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殷切的思念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落泪,为什么而迷惘,都难以知晓,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 。
【锦瑟表达了什么感情 锦瑟翻译及赏析感情】6.谈谈你对李商隐诗中用典的看法 。
答案: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 。这两首诗,尤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 。
①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
②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 。以《锦瑟》而论,如果不引庄周梦蝶,则如何在七个字中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呢?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现出那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可以说,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更兼他锤炼得好,融贯得好,所以不露斧凿之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所以不碍于他诗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转 。
7.理解诗歌颔联的含义,并说明句中“迷”、“托”二词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
答:颔联含义:(我)对美好的情景却又是飘渺的梦境感到迷惑,只能将伤感思念之情托付给杜鹃 。(或:我曾经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 。)“迷”、“托”二词刻画出诗人无端陷入困境,又无力自拔寻求寄托的真实心态 。(3分;颔联含义1分,心态2分 。)
8.这首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结合诗中的句子简要分析 。
答:这首诗寄托了作者对华年流逝的伤痛之情,以及对美好往事的追怀,理想境界的向往和渴望 。如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写诗人遥望沧海,对景伤情,哭悼美好往事 。“玉生烟”又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但又不能把握和亲近的理想景色 。(4分;感情2分,举例2分 。)
- 一个男人“心死”了怎么办?
-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如果出国旅游的话,要注意哪些事项?
- goodlucky和goodluck goodlucky是什么意思啊了
- 贵州总共出了几个皇帝
-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表达的感情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赏析
- 既然美国已实现人类首次登月,为何再也没登陆过月球,除了经费外,还有哪些主要原因?
- 如何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一个男人?
- 盖房子占了公共道路一米 盖房子把路占了风水好不
- 3位航天员太空出差带的物品 3位航天员太空出差都带了什么
- 有人能了解金庸写的所有武侠小说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