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庐山草堂记原文及翻译 庐山草堂记原文及翻译( 四 )


文章起始,交代草堂的由来和位置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白居易在记文开篇对庐山发生这样的赞叹,此后这就成为对庐山众口一词的评判 。草堂建在香炉峰和遗爱寺之间,“其境胜绝”,作者又以“甲庐山”称誉 。两个“甲”字,突出了草堂周围环境之美,写出了作者对庐山美景的深情迷恋 。
第二段写草堂的设置 。草堂格局简单:“三间两柱,二室四牖 。”堂内陈设朴素古雅,听其自然:“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两三卷 。”这显示了作者的爱好与志趣 。
第三、四两段写住进草堂后的情景 。作者仰观诸峰险峻,俯听泉水流响,还有竹树云石等点缀,令人从早到晚欣赏不尽 。他身体舒适,精神和畅 。为烘托草堂主人之乐,作者又通过自问自答,对草堂周围附近的自然景物进行细致描绘 。接着又展示草堂四季景色的特点,加上早晚天气的变化,景物时隐时现,有声有色,气象万千 。于此,作者用“故云甲庐山者”一句收束,转入议论,抒发物我两忘的情怀,回应上文“俄而物诱气随”二句,显出构思的精妙 。
第五段正面记叙对山水的爱好和希望终老草堂的心情 。悒郁不平之气寄于言外,意蕴深远,富有艺术魅力 。作者又为未来生活构思出一幅“出处行止,得以自遂”的美妙图景,宣称要“终老於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 。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
最后一段附记移居、庆贺及作记等事,虽是“记”体散文通有的格式,却透露出作者当时的思想情趣 。
【邓石如庐山草堂记原文及翻译 庐山草堂记原文及翻译】全文写景生动,叙事简洁,层次清楚,旨趣隽永 。“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 。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 。”作者对庐山草堂的四周景物环境,落笔悠悠,却倾吐了真诚的爱恋和审美情趣 。“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 。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 。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 。”作者对庐山草堂建筑的率真写实,成为人们研究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史料,而《庐山草堂记》亦被视为中国园林学的奠基之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