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是什么关系?

这问题有个误区, 中国历法有阴历和农历两种,两者还真不是一回事 。农历,也称农家历、老皇历,它的计年法就是按照二十四节气来计的,节与气、气与节之间都固定是十五天,24x15=360天 。而阴历则是以月球绕地球时发生的缺、圆来定月,称朔望月,取整数一月有29天,也有30天,一年十二月为354天,两相比较公历365天,那肯定是二十四节计年360天更接近公历了 。。附带几句:二十四节气的运行,与地球的公转 ,地轴角度的变化 ,地球绕日(黄道)和月球绕地(白道)两个园圈间的夹角等有关,可见中国古人的智慧之高超,所以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有兴趣再看看二十四节气的相关资料 。

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是什么关系?

文章插图
二十四节气是太阳历和地球围绕太公转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农历是太阴历,是月亮相对地球公转有直接的关系 。
【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是什么关系?】阴阳是动态平衡的,铺开讲就多了,
二个节气也是三十天左右,一个农历月也是三十天那样子,
它们宏观是对称的,但是有差值,差值就是天机 。
中国传统农历在历法中加入二十四节气以及“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 。)这种历法即与月相相符,又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 。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二十四节气不但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造就了世界上最诗意的历法 。
海德格尔曾引用荷尔德林的名言:生命充满劳绩,但仍要诗意地栖居大地上.
在二十四个充满诗意的时间坐标上,中国古人诗意地行走,诗意地栖居 。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人间烟火,衣食农事,无不随时光流转,依节气而作 。


我国古代历法把一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定出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开始,每过15.22日就迎来一个新的节气,每“节气”之间日期相同 。这样定的节气叫做平气 。

实际上太阳在黄道上每天运动快慢不匀,所以节气之间的天数也不一样 。冬至前后太阳运动得快些,两节气之间只有14天 。夏至前后太阳运动得慢些,两节气之间达16天 。
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知道平气不合理,曾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推算定气的方法,但在民间历书上一直未被采用 。
直到千年之后,徐光启汤若望等终于决定在《崇祯历法》上采用“定气法”,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时间不均等,称为“定气法” 。
听起来很简单是吧,似乎只是“小小改动“,但其实牵一发而动全身,节气与闰月相爱相杀,这一点“小小改动“ 就让原本设置闰月的方法全乱套 。所以是否采用“定气法”,争论了一千多年,直到明朝玩完了还没争完 。
虽然计算方法更加复杂,但是徐光启汤若望等按照“定气法”重新确立的“二十四节气”,比传统的”把一年平均分配为24份”更为科学(如把远地点是移动的变量纳入到了加减差的计算之中,加入了地半径差、蒙气差修正),而且更能有效指导农时,很好地完成了历法“敬天授时”的任务 。
最终,新法定气注历得以盛行并沿用至今 。可以说,没有徐光启就没有今天的历法 。
至于民国后乃至现在的“紫金历”等权威历法,主要都是沿用《崇祯历法》的结构和基础,只是更加精确而已,比如定位东八区时间、北京时间、日出月圆星相的分钟秒数等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