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齐桓公伐楚原文及翻译 齐桓公伐楚原文及翻译赏析 【左传齐桓公伐楚原文及翻译 齐桓公伐楚原文及翻译赏析】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1、诸侯之师:参加这次伐楚的包括宋、陈、卫、郑等诸侯国的军队; 2、处:居住于; 3、北海:泛指北方; 4、风:走失; 5、南海:楚国南端不到南海,泛指南方,意与齐国相距甚远; 6、虞:预料; 7、涉:进入,到 。
[译文] 鲁僖公四年(前656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 。 蔡国溃败,接着又攻打楚国 。 楚成王派使节到齐军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 齐、楚两国相隔甚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 。 没想到您来到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
管仲对曰:“昔召(shào)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rǔ)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dì) 。
1、太公:即太公望,名尚,齐国的始封之君; 2、五侯九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州之长; 3、女:通“汝”,你; 4、实:语气词,表示命令的意思; 5、夹辅:辅佐; 6、履:践踏 。 指凡足履所致,即齐国可以讨伐的范围 。
[译文] 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 大公说:‘五等诸侯和九州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佐周王室 。 ’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 。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gōng),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 ”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gōng)给(jǐ)?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 ”师进,次于陉(xíng) 。
1、包茅:扎成捆的菁茅,楚国所产,贡品; 2、共:通“供”,供给; 3、缩酒:古代祭祀时用菁茅滤酒去渣,谓之缩酒 。 一说,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若神饮之,故谓之缩酒; 5、昭王:名瑕,康王子,成王孙,南巡汉水,溺亡; 5、陉:山名,今河南郾城南 。
[译文] 你们楚国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不供给,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 。 ”楚国使臣回答说:“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问吧!”于是齐军继续前进,驻扎在陉 。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 师退,次于召(shào)陵 。 齐侯陈(zhèn)诸侯之师,与屈完乘(shèng)而观之 。 齐侯曰:“岂不穀(gǔ)是为(wèi)?先君之好(hào)是继 。 与不穀同好(hào),如何?”
1、屈完:楚国大夫; 2、如:到……去; 3、召陵:地名,今河南郾城东; 4、陈:排列为阵; 5、不穀:诸侯自称的谦辞 。
[译文] 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齐军后撤,驻扎在召陵 。 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 。 齐桓公说:“诸侯们难道是为我而来吗?他们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 。 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
对曰:“君惠徼(yāo)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 ”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1、徼:求; 2、敝邑:对自己国家的谦称; 3、辱:承蒙,谦词 。
[译文] 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楚国国君的心愿 。 ”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
- 吕祖谦东莱左传博弈读后感 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翻译
- 齐桓晋文之事的意思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 齐桓公伐楚注音及翻译 齐桓公伐楚翻译全文
- 展喜犒师原文及翻译左传 展喜犒师原文及翻译
- 左传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左传名篇原文及翻译
- 左传全文及翻译赏析 春秋左传全文及译文
- 左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吗
- 齐桓公伐楚原文注音及翻译 齐桓公伐楚原文及翻译
- 齐桓晋文之事赏析分享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 春秋左氏传的故事情节 春秋左氏传的内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