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忆李白翻译原文 春日忆李白翻译及赏析( 二 )


④“何时一樽酒 , 重与细论文?”末联是说 ,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 ,  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上面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 , 这就自然引出了末联的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 , 像过去那样 , 把酒论诗 , 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 , 以此作结 , 正与诗的开头呼应 。言“重与” , 是说过去曾经如此 , 这就使眼前不得再次会晤的怅恨更为悠远 , 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 。用“何时”作诘问语气 , 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 , 使结尾余意不尽读完全诗后 , 作者的无限思情仍在心中回荡 。
⑤整首诗杜甫先从李白的诗歌才华写起 , 交代思念的缘由;而后顺理成章的抒写自己对李白的浓浓的思念之情 , 为此表达再次相逢论诗的愿望 。层层铺垫 , 又环环相扣 。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 , 情韵绵绵 。清代浦起龙说:“此篇纯于诗学结契上立意 。”(《读杜心解》)道出了这首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 。全诗以赞诗起 , 以“论文”结 , 由诗转到人 , 由人又回到诗 , 转折过接 , 极其自然 , 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 , 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 , 结合得水乳交融 。以景寓情的手法 , 更是出神入化 , 把作者的思念之情 , 写得深厚无比 , 情韵绵绵 。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 字子美 , 常自称少陵野老 。举进士不第 , 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 故世称杜工部 。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宋以后被尊为“诗圣” , 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 , 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 , 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 , 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 因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 , 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 , 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 , 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 , 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