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忆李白翻译原文 春日忆李白翻译及赏析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第524首古诗词
唐彬,蔡珊 -空山鸟语来自唐诗宋词品鉴00:0006:12
《春日忆李白》
唐·杜甫
白也诗无敌 , 飘然思不群 。
清新庾开府 , 俊逸鲍参军 。
渭北春天树 , 江东日暮云 。
何时一尊酒 , 重与细论文 。
古诗今译: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 , 他的诗思潇洒飘逸 , 豪放不拘 , 诗风超群 , 不同凡俗 。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 , 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秀飘逸之风 。
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 , 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 , 天各一方 , 只能遥相思念 。
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喝酒 , 与你慢慢品论文章呢?
注释解说:
⑴不群:不平凡 , 高出于同辈 。这句说明上句 , 思不群故诗无敌 。⑵庾开府:指庾信 。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 , 世称庾开府 。⑶俊逸:一作“豪迈” 。鲍参军:指鲍照 。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 , 世称鲍参军 。⑷渭北:渭水北岸 , 借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 , 当时杜甫在此地 。⑸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 , 当时李白在此地 。⑹论文:即论诗 。六朝以来 , 通称诗为文 。细论文:一作“话斯文” 。
【春日忆李白翻译原文 春日忆李白翻译及赏析】品鉴鉴赏:
①杜甫同李白的友谊 , 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 。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 , 是天宝五载(746)或六载杜甫居长安时所作 , 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 。
②“白也诗无敌 , 飘然思不群 。”第一联是说 ,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 , 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的超出一般人 。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 。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 , 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 , 就在于它的思想情趣 , 卓异不凡 , 因而写出的诗 , 出尘拔俗 , 无人可比 。“清新庾开府 , 俊逸鲍参军 。”第二联是说 ,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 , 也有鲍照作品的那种俊逸之风 。借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 , 像鲍照那样俊逸 。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的著名诗人 。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 , 世称“庾开府” 。鲍照刘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 , 世称“鲍参军” 。开头四句 , 一气贯注 , 笔力峻拔 , 热情洋溢 , 都是对李白的热烈赞美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 , 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 , 总是赞扬备至 。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 , 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诗是何等的钦仰 。这不仅表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 , 也体现了他们诚挚的友谊 。
③“渭北春天树 , 江东日暮云 。”第三联是说 , 如今我在渭北独自对着春日的树木 , 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 , 天各一方 , 只能遥想思念 。表面看来 , 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 。“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 。“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实叙出 , 未作任何修饰描绘 。分开来看 , 两句都很一般 , 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 , 却自然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联系 。也就是说 , 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 , 未见天边的云彩 , 李白翘首北国 , 唯见远处的树 , 又自然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 , 好像“春树”、“暮云” , 也带有深重的离情 。这两句诗 , 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 。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的时光 , 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 , 这当中该有多么丰富的内容 。这两句 , 看似平淡 , 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 , 含蕴却极丰富 , 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