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匆匆》一文,朱自清用凝练的语言达意,用朴素的语言传情,让读者和他一起体悟生命,体会时间消逝给人带来的怅惘 。
二、从生活琐事入手写感悟,以情景交融的手法诉眷恋朱自清写散文,善于从生活入手,写身边琐事,捕捉人们忽略的地方,却能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表达深沉的感悟 。
其实,朱自清表达珍惜时间的思想,和古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箴言劝诫是相似的 。
只不过他从“起床、洗手、吃饭、默默凝眸、躺在床上”,这些身边的的小事情写起,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具体的物象,给人以真实、亲历的感觉,与读者产生共鸣,告诉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切莫虚度时光的道理 。
就像作家林清玄说的:感若相似,身心同受 。这样容易的读者产生共鸣 。
《匆匆》一文受读者青睐,还因为朱自清善用情景交融的写法 。
王国维说过:“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 。”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对景物的描写,其实旨在表达情感,而非单纯的写景,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抒情才是目的,写景只是手段 。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他的散文注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善于抒发胸中无限的感慨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了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寥寥几笔,朱自清就勾勒一个春天的画面 。在此,作者不在于描绘春景的实感,而在于把读者带入画面情景 。
无论是写燕子、杨柳,还是写桃花,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
情景交融的写法,容易让读者受到作者无奈情绪的感染,同时又作形象的暗示:这画面里现出的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
三、作者由文字传达内心积极向上的追索,催人奋进1916年朱自清考进北大预科班,那时,正是新文化运动春潮在神州大地汹涌奔突的时刻 。
新的环境,新的气氛,新的思潮,开启了朱自清的心灵,他如饥似渴地吸吮着新文化知识的甘泉,翻阅着新刊物和新书籍 。
1919年,是朱自清进入北大的第三年,他成了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先是加入了邓中夏发起的平民教育团,继而参加了新潮社,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 。
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的洪流,替人民呐喊 。
被孙伏园形容为“有一个和平中正的性格,从来不用猛烈刺激的言词,也从来没有感情冲动的语调”的朱自清,总是在深夜思考着从北大流向全国的自由独立的洪流 。他的嘶喊声冲破笔杆:“光明,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
之后,“五四”运动落潮期的现实情况,让朱自清失望,但作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于沉沦,依然执著地探寻与追求 。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样发自内心的呼喊,不仅宣告了自己不会白白走着一遭,也在告诉读者,每个人,都不应该在这世上白来一趟!
在这里,我们仿佛又听见杏林子在《生命,生命》的呼喊: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他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
朱自清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它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 。”他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脚印” 。
- 学记的全文意思 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
- 小儿垂钓全文欣赏 小儿垂钓古诗带拼音
- 綦毋潜古诗全文鉴赏 春泛若耶溪古诗
-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全文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古诗朗诵
- 客至古诗翻译及赏析题目 客至唐杜甫古诗全文
- 示儿古诗全文鉴赏 陆游示儿古诗的意思
- 念奴娇赤壁怀古全文解释 苏轼赤壁怀古古诗
- 迢迢牵牛星全文欣赏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 君子于役的全文 君子于役原文及翻译注释
- 论语有哪些内容 论语全文注释及翻译解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