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的全文 君子于役原文及翻译注释

君子于役先秦:佚名
君子于役 , 不知其期 , 曷至哉?鸡栖于埘 , 日之夕矣 , 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 , 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 , 不日不月 ,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 , 日之夕矣 , 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 , 苟无饥渴!
◆ 译文
他执役去远方 , 执役长短难估量 , 不知到了啥当地?鸡儿现已进了窝 , 太阳也向西边落 , 牛羊成群下山坡 。他执役在远方 , 教我怎不把他想?
他执役去远方 , 每日每月恨日长 , 不知何时聚一堂?鸡儿纷纷上了架 , 太阳渐渐也西下 , 牛羊下坡回到家 。他执役在远方 , 但愿不会饿肚肠!
◆ 注释
于:往 。役:服劳役 。于役 , 到外面服役 。
期:指服役的期限 。
曷(hé):何时 。至:归家 。
埘(shí ):鸡舍 。墙壁上挖洞做成 。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如之:犹说“对此” 。
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
有(yòu)佸(huó):相会 , 来到 。
桀:鸡栖木 。一说指用木头搭成的鸡窝 。
括:来到 。音、义同“佸” 。
苟:诚 , 犹如实 。
◆ 赏析
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 。两章相重 , 只要很少的改变 。每章开头 , 是女主人共用简略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 。稍可留意的是“不知其期”这一句(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样意思 , 有不少人将它解释为时间漫长 , 是不确切的) 。等候亲人归来 , 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 , 好像每天都有期望 , 作用每天都是失望 。假设仅仅外出时间长但归期是判定的 , 反而不是这样烦人 。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 , 女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至哉”:终究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 。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老公的哀愁乃至愤怨 , 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暮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 , 鸡儿归了窠 , 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 。这儿的笔触好像完全是不用力的 , 甚至连一个形容词都没有 , 不像后代的文人辞章总是想刻画得深化、警醒 , 恐怕读者不留意 。然而这画面却很感动听 , 由于它是有心境的 。读者好像能看到那凝视着鸡儿、牛儿、羊儿 , 凝视着村落外弯曲沿伸、通向远方的路程的妇人 , 是她在感动读者 。这之后再接上“君子于役 , 如之何勿思” , 读者清楚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愁思浓重了许多 。倘试把中间“鸡栖于埘 , 日之夕矣 , 羊牛下来”三句抽掉 , 将最后两句直接接继在“曷至哉”之后 , 感觉会完全不同 。这儿有抒情表达的节奏问题——节奏太快 , 没有崎岖 , 抒情作用出不来;一同 , 这画面自身有其特别的情味 。
了解农村日子的人常常看到这样的暮景 。农作的日子是辛劳的 , 但到了黄昏来临之际 , 悉数即归于平缓、安谧和恬美 。牛羊家禽回到圈栏 , 炊烟袅袅地升起 , 灯光温暖地跳动起来 , 农人和他的妻儿们聊着悠闲的论题 。黄昏 , 在大地上出现白日未有的温顺 , 农人以生命珍爱着的东西向他们身边归聚 , 这便是陈腐的农耕社会中最平常也是最富于日子情趣的时间 。可是在这诗里 , 那位妻子的老公却犹在远方 , 她的日子的缺损在这一刻也就显得最为激烈了 , 所以她如此迷惘地期待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