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 。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 。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 。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
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 。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 。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 。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 。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 。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
【备考知识梳理】
1.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答:描绘了一幅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烟波浩渺,与天相接,不见尽头的壮阔图景 。
2.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 。这首词下阕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
答:一方面作者借桓温北伐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 。
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句,景物描写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用比喻,将远山比作玉簪和螺髻,写出山的多姿 。(1分)借景抒情,借“献愁供恨”的远山抒发作者的忧愁和怨恨 。
4.简要分析词中划线句的表现手法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怀 。
答:借用典故,(1分)表明作者不肯去追求享受,决心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奋斗到底 。(2分)
5.作者是怎样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
答:①借楚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意象,营造空寂凄清的意境,来烘托自己的“登临意”;
②借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
③借张翰、许汜以及桓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 。
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表现手法 。
答:①善用典故 。下片连用张翰见西风起而辞官、刘备鄙视许汜、桓温感伤岁月流逝三个典故,表达词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有家难归,有志难伸;不求私利,意气风发,以国事为重;岁月蹉跎,时间易失,年华虚度,悲哀之至 。。
②综合运用了比喻、比拟、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句中,“玉簪螺髻”是比喻,以远山为本体:“献愁供恨”是比拟,以山拟人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句中,“落日”、“断鸿”则有象征意味,黄昏落日,令人联想到南宋国势衰微;离群的孤雁,则使作者联想到自己和宋朝百姓背井离乡的遭遇 。
7.找出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词句,并分析其比喻义 。
答:①“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遥远的山岭,像美女插着玉簪的螺髻 。这里移情入景,将清丽秀美的山景人格化,比喻为一个满怀愁恨的姑娘,表达了作者满怀愁恨的心情 。
- 破阵子辛弃疾赏析简短 破阵子辛弃疾赏析
- 辛弃疾古诗大全 关于辛弃疾的诗有哪些
- 摸鱼儿辛弃疾原文赏析 辛弃疾摸鱼儿原文及翻译
- PS2火影忍者疾风传究极觉醒2 火影忍者疾风传究极觉醒2存档
- 火影忍者究极风暴4手柄按键 火影忍者疾风传究极风暴4按键
-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如何预防宝宝生病?
- psp上的火影忍者游戏 PSP火影忍者
- 疾风之刃斩狂 狂野之刃适合狂暴战么
- 清平乐村居的意思 清平乐村居的古诗翻译
-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注释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文言文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