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的事例每一篇十个字 关于勤奋的事例




牛角挂书
形容勤奋读书的典故 。《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 。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 。问所读,曰:‘《项羽传》 。’因与语,奇之 。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 。’玄感遂倾心结纳 。”
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 。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
负薪读书
形容勤学的典故 。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 。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 。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 。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 。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 。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
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 。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
带经而锄
形容生活贫苦却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 。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 。”
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 。
凿壁偷光
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 。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 。
映月读书
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 。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 。”
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
囊萤映雪
比喻贫士苦读的典故 。“囊萤”典出《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 。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 。”
“映雪”典出《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
此两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萤”、“聚萤”、“照萤”、“读书萤”、“映雪”、“照雪”、“窗雪”等,两典并用还有“雪窗萤火”、“萤雪”等形式 。
悬梁刺股
形容发愤读书的典故 。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夙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 。陈览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课 。伏而诵之 。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
韦编三绝
形容刻苦学习认真读书的典故 。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 。’”
韦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三绝,是断了三次 。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绝编”、“三编绝”、“韦三绝”、“绝韦编”、“三绝韦编”等 。
焚膏继晷
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 。语出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成语“提要钩玄”出处)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点上灯来继续白天的学习),恒兀兀以穷年(长年累月都这样坚持)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