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 社戏原文全文( 二 )


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 , 却在到赵庄去看戏 。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 , 自己演不起戏 , 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 , 算作合做的 。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 。现在想 , 那或者是春赛 , 是社戏⑹了 。
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 , 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 。不料这一年真可惜 , 在早上就叫不到船 。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 , 决没有留用的道理 。其余的都是小船 , 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 , 也没有 , 早都给别人定下了 。外祖母很气恼 , 怪家里的人不早定 , 絮叨起来 。母亲便宽慰伊 , 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 , 一年看几回 , 今天就算了 。只有我急得要哭 , 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 , 说万不能装模装样 , 怕又招外祖母生气 , 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 , 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
总之 , 是完了 。到下午 , 我的朋友都去了 , 戏已经开场了 , 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 , 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
诚然!这十多个少年 , 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 , 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
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 , 便不再驳回 , 都微笑了 。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 。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 , 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 , 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 , 大家跳下船 , 双喜拔前篙 , 阿发拔后篙 , 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 , 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 , 我们已经点开船 , 在桥石上一磕 , 退后几尺 , 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 , 一支两人 , 一里一换 , 有说笑的 , 有嚷的 , 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 , 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 , 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 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 , 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 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 还有几点火 , 料想便是戏台 , 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 宛转 , 悠扬 , 使我的心也沉静 , 然而又自失起来 , 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
那火接近了 , 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 , 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 , 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 , 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 , 船便弯进了叉港 , 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 , 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 , 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 , 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 , 就在这里出现了 。这时船走得更快 , 不多时 , 在台上显出人物来 , 红红绿绿的动 , 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