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注释 水调歌头叶梦得翻译及赏析( 二 )


词是写给“坐客”看的,所以“君”即指包括岳德在内的众宾客 。以上“寥落”两句,一写回望所见,一写回望意绪,以“寥落”兴叹,以“一醉”收结,急起急收,极见抑扬顿挫之势,接下去,笔势重又振起,写出两句收東上片: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
“叠鼓”,指鼓点紧而密,故日“闹” 。“飞骑”二字,极写驰射之速,由此可想见其雄姿壮采 。“引”,乃张弓、开弓之意 。“雕弓”,指弓背饰有花纹之弓 。这两句写密集的鼓声喧闹起来,报道东方欲晓,而演武场上的飞骑还在来往奔驰,竞射争先,场面是紧张而热烈的 。
下片词意承续上片,用衬比手法写习射之后的情景: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 。
“岁将晚”,说的不是时序,而是指诗人年岁已老,到了垂暮之年 。“客争笑”,写宾客为习射的好成绩而欢谈笑语,争相夸美 。
这两句,以诗人的近晚景,病不能射,与宾客的正当壮年,武场较胜两相对比,感到年华已去,心中凄然,故而有“问衰翁”的心理活动,用自问的语气写出四、五两句 。大意说:平生豪壮的气概如今在哪儿呢?当年走马竞武又是为谁争雄呢?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爱国者壮志未酬而身已老衰的悲伤心情 。
这种心情一如他在《水调歌头》中所说:“岁晚忽衰翁,功业竟安在,徒自兆非熊 。”诗人虽然为自己的衰老而哀伤,但他没有失去当年走马的豪气,所以当他看到岳德雄姿英发,武艺卓绝的时候,不禁为之连声喝采连写三句: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
“当筵”,犹言席间、当场 。“虎士”,即勇猛之士,指岳德 。“挥手”二字,形容岳德射箭脱手时的轻松姿态,也暗示其瞢力过人 。“双雁落遥空”,则写其箭法超群,双雁应声而落 。
《北史 。长孙晟传》有一箭双雕的故事,此处句意与之略同 。这三句,表达了诗人对岳德的由衷爱慕之情,同时也更深地触发了他自伤衰老的悲叹 。如此往复旋折,开合跌宕,词意一步一步地深化,诗情也一层一层地郁结,到了结尾处,趁势以千钩之力提起两句: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
这两句是全篇的筋节 。“老矣”二字,吐出无限的辛酸 。再加上“真堪愧”三字,进一步勾出诗人不能报国,无以自慰,惭愧莫名的苦处 。同时,这一句又是在赞叹岳德飞马骑射的基础上写的,因此包含着为国习武,愧不如人的意思 。
词的末结一旬,写到“云中”一词,有人认为上承“遇空”,理解为云空远处,以为与王维《观猎》的“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用意相同 。这样解释与词意不符 。“云中”,当指云中郡,为汉代西北边防重镇,魏尚、李广都曾在此击破匈奴,立有战功 。
叶梦得写这一句是以云中指代宋朝北方沦陷边镇,表达对魏尚、李广的仰慕之情,述说他虽无力报国,但抗击敌人的爱国热忱却未曾稍减 。“云中”既指地名,那末此句的“回首”与上片的“回望”,就成为遥相呼应的字眼 。表现出诗人频频北顾,眷念国事的热切心情 。故一篇之中虽两日回望回首,也不嫌重复 。
“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 。这篇《水调歌头》系叶梦得晚年作品,是体现他豪放词风的佳作之一,笔力雄杰之处,足可与苏词相媲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