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余雪全诗含义 终南望余雪古诗带拼音的意思( 二 )


【终南望余雪全诗含义 终南望余雪古诗带拼音的意思】祖咏不仅用了“霁” , 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 。他说“林表明霁色” , 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 , 这是很费推敲的 。“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 , 自然在终南高处 。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 , 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 , 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 , 染红了林表 , 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 。而结句的“暮”字 , 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
前三句 , 写“望”中所见;末一句 , 写“望”中所感 。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 。”又云:“日暮天寒 。”一场雪后 , 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 , 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 , 吸收了大量的热 , 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 , 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 , 寒光闪耀 , 就令人更增寒意 。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 , 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 , 意思的确完满了 , 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 , 再凑几句了 。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 , 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 , 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 , 积素广庭宽”等并列 , 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 。诗中的霁色、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 。
【作者介绍】
祖咏 , 唐代诗人 。洛阳(今属河南)人 , 后迁居汝水以北 。公元724年(唐玄宗开元十二年)进士 。与王维友善 , 其诗多借状景绘物宣扬隐逸生活 。明人辑有《祖咏集》 。e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