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标准化管理与提升 标准化法2021年修订版标准化法(如何做好标准化管理)
一、基本概念 1.标准化 | 什么是标准化?
最早从科学的角度研究标准化的专家是美国工程师约翰·盖德拉,他于1934年出版了《工业标准化 原理与应用》 。
1981年日本学者松浦四郎在他的著作《工业标准化原理》中开创性的用热力学中“熵”的观点来解释标准化的定义 。 他提出:从热力学的观点来看,宇宙中的“熵”必然始终在增加 。 换句话说,从有秩序状态转变到无秩序状态是一种自然趋势 。 熵的增加原则是自然界最重要的法则之一 。 虽然“熵”是一个热力学概念,但是我们会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知识或事物的增加趋势同宇宙中熵的增加的自然趋势极为相似 。 标准化活动就是我们从无秩序状态恢复到有秩序状态而做出的努力,为从“丰富”简化为少数而做出的努力,为反对我们社会生活中熵的增加而做出的努力 。 因此:标准化本质上是一种简化,是社会自觉努力的结果 。

文章插图
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研究,当下我国对于标准化的定义为:
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 。
注1:标准化活动确立的条款,可形成标准化文件,包括标准和其他标准文件 。
注2:标准化的主要效益在于为了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预期目的改进它们的适用性,促进贸易、交流以及技术合作 。

文章插图
简单来说,标准化就是一个过程活动 。 它囊括了达到最佳秩序前所需要的步骤、程序、保障、人员、财物支持、科学支持等等 。 虽然定义中以标准的制定颁布实施为主,但其他任意列项都不可缺省 。
2.标准
标准是标准化中的一大核心内容,它贯穿于整个标准化活动过程,是标准化的直观产物,也是标准化贯彻实施的技术依据 。 标准存在于世界各地,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医疗教育等等,无一离得开标准 。
目前,对于标准的定义,我国主要依据 GB/T 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 1 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给出如下定义:
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划、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 。
注1: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
注2:规定的程序指制定标准的机构颁布的标准制定程序 。
注3:诸如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等,由于它们可以公开获得以及必要时通过修正或修订保持与最新技术水平同步,因此它们被视为构成了公认的技术规则 。 其他层次上通过的标准,诸如专业协(学)会标准、企业标准等,在地域上可影响几个国家 。

文章插图
3.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 标准体系通常包括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标准统计表和标准体系编制说明 。
构建标准体系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文章插图
二、标准的分类 我国《标准化法》规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
- 50岁的女人如何穿衣搭配,才能既舒适又优雅?
- 古代如何夸赞男生 形容男生帅气的古风句子
- 明日之后房子建设图以及所需材料 如何拥有自己的庄园明日之后庄园搭建攻略
- BEC考试有用吗?在哪里报考?费用如何?
- 如何去掉法令纹的手法方法 怎么去法令纹最有效
- 公司加薪后如何调整员工社保基数?
- excel表格随机数怎么设置 excel中如何设置随机数值
- ppt里面怎么打出大括号 ppt中如何输入大括号
- 怎么为ppt文字建立超链接 ppt如何做超链接文字
- ppt如何添加备注而在投影时不显现 ppt如何添加备注屏幕上看不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