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琐事,点点滴滴,难以尽述 。他经常批评我的,就是我没有一个研究的主攻方向,他总希望我能多写一些专业研究的文章 。二○一○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安排我和几位同事十月底去欧洲访问,先到英国,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牛津大学 。九月初,我去看倪老师,和他说起来要去英国,他非常高兴,一脸羡慕,说他一辈子翻译英国散文,却没有出过国,更没有去过英国,真是遗憾 。让我去了,替他好好看看,回来跟他讲 。
倪老师爱书如命,有时也天真得像个小孩儿 。他愿意借书给我看,但总是记得哪本书,过一段时间会问我看了没有,看过了就要还他 。有一次,我还书时,他对我说,还有一本书没有还 。我说还了呀!他一听急了,说没有,他接着说:“你是不是看着那本书好,想不还我了?不行,我跟你去你宿舍去找” 。于是,他“押”着我,都骑着自行车,一起从西南村他家,径直赶到我们十七楼研究生宿舍,一起和我爬五层楼,到得我宿舍,居然就从我的书柜里把那本书找了出来 。——他那份儿得意劲儿,甭提了,一脸高兴,拿着他的宝贝书,得胜还朝了 。
多年以后,我回西南村看他,他把托人从加拿大买的两本英文原版书,赫德逊的Birds and Man和 Birds in London?送给了我,这就是《鸟和人》和《伦敦的鸟》 。
五
去年,也就是二○一八年五月九日,我最后一次在天津总医院见到倪老师 。他躺在病床上,已经不大认得我了 。这次我是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两位同志,专程到天津见倪老师,为这几本书的出版签合同 。是他女婿代签的,倪老师已经无法和人正常交谈了 。但是说到赫德逊的《鸟和人》《鸟界探奇》,他眼里还是有了光,有点儿兴奋 。听说再版的书会配插图,他更高兴,呢喃着说,赫德逊的这两本书都是名著,一定把图配好 。
我们回到北京后,不到一个月,六月二日,倪老师就走了 。又过了一个月,《中华读书报》发了条消息:
著名翻译家倪庆饩逝世
本报讯?著名翻译家、南开大学教授倪庆饩,日前在天津病逝,享年90岁 。倪庆饩,1928年出生,湖南长沙人,笔名“孟修”“林荇” 。194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1947年开始发表翻译作品,有希曼斯夫人的诗《春之呼声》、契诃夫的小说《宝宝》等 。毕业后曾在北京某对外文化交流部门工作,后任教于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外文系,上世纪70年代末调入南开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 。擅长英美散文翻译,出版译著近30部,在中国翻译史和英美文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发表论文多篇 。
倪老师没有什么嗜好,烟酒一概不沾,也不爱喝茶;棋牌也不摸,他觉得那些都很无聊 。他工作是翻译,爱好也是翻译;休息就是看书,看林语堂、钱钟书;他喜欢穆旦,推崇傅雷、冯至 。他的运动就是一步一顿地去图书馆 。可是后来老了,图书馆也去不了了 。
几年前,我去看他,那时他的头脑还比较清醒,也显然还有正常的思考能力 。聊天中,自然又说到他不久前在花城出版的《格拉斯米尔日记》,我很为他高兴 。不料,他却突然冒出一句:“我不想再翻译了 。这些都没有什么意义 。”
是啊,与生命本身相比,我们所做的这些文字工作,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倪老师一生也没有发达过,晚年则更加潦倒 。因为醉心于翻译,他在世俗的名利方面几乎无所得 。晚近几年,家里又连遭变故,对他更是沉重打击 。在南开园中,他就是一名普通的英文教师,几乎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大翻译家是自己的邻居 。二○一五年春节之后,大学里假期尚未结束,我专程去南开一趟,找到校党委副书记刘景泉 。我把有关倪老师的一些材料带给他看,说,南开应该认真宣传一下倪老师,他堪称是中国翻译界的劳模,也是我们南开的门面 。刘书记真不错,很快找了校报落实 。这年五月十五日《南开大学报》就登出一篇长篇报道,韦承金先生写的《译坛“隐者”的默默耕耘》——谢谢刘先生和韦先生 。
- 酬张少府王维译文 酬张少府王维赏析
- 忆江上吴处士古诗译文 忆江上吴处士古诗赏析
- 登鹳雀楼的注释与译文 登鹳雀楼的意思全解
- 雁丘词元好问译文及赏析 雁丘词元好问原文
- 长相思古诗的译文 长相思古诗翻译及赏析
- 凉州词全文意思 凉州词王之涣译文及原文
- 水调歌头古诗原文诵读 水调歌头译文及赏析
-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解释注释 道德经翻译最好的版本
- 短歌行的意思 曹操短歌行全文及译文
- 惠崇《春江晚景》译文 惠崇春江晚景译文及注释最简单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