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溺玄逹,深不可识 。”是指:古时候深谙为士之道的高明之士,潜藏细微之机变,通达玄妙之天道,深藏若虚,不可辨识 。
本句,郭店楚简本作“微溺玄逹,深不可識”,马王堆帛书本作“微妙玄逹,深不可識”,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作“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郭店楚简本最古,且老子为楚国人(陈为楚所灭),郭店楚简本理应最接近老子原始祖本原貌,因此本文从郭店楚简本 。理由如下:
玄德者,天之德也 。喜怒不形于色,潜龙在渊,深藏不露也 。
由于郭店楚简本和马王堆帛书本均为“玄逹”,显然原本应无疑义,“逹”与“通”,字义接近,“通”即通晓或通达,“逹”即通达、达到 。就“玄逹”而字,“玄”是名词,指天道,“逹”为动词,指通达,“玄逹”即“逹玄 。”就词法来说,前两字的词性应接近 。“微溺”与“微妙”,“微溺”两字词性与“玄逹”相同,“微妙”二字均为形容词,因此“玄逹”为胜,本文从“微溺玄逹” 。
经历生死存亡,方可淡定从容
此两词,前词“微溺玄逹”是因,后词“深不可識”为果 。就后词“深不可識”内部而言,“深”为深藏不露,因而“不可識”,不可辨识 。而之所以达到“深不可識”的境界,是因为“溺微逹玄” 。“溺”,原指没入水中,在此指潜藏于水,潜藏行迹;“微”,原指微细,在此指微行,微小之机变;“逹”,原指道路畅通,这里指道路畅通、因而达到,即通达;“玄”,原指织物黑中带红的颜色,恰如天色,这里指天道 。所谓“溺”,便是《易?乾卦》中的“初九,潜龙勿用”,有此可知,《道德经》之思想,部分来源于《易》 。
“深不可識”,即深藏不露,不可辨识 。“深”,深自渊藏;“識”,辨识,察觉 。
综上所述,“古之善为士者,微溺玄逹,深不可识”,是指古时候深谙为士之道的高明之士,潜藏细微之机变,通达玄妙之天道,深藏若虚,不可辨识 。
《易-乾》:“初九,潜龙勿用 。”潜龙在渊,进德修业,待天时也 。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是什么意思?】历史上,大凡真正的高人,特别是成就帝王大业的人,多为深藏不露之人,如三国蜀先主刘备 。《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玄”便是天,“玄德”便是天之德 。又云:“先主不甚读书乐,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所谓“喜怒不形于色”,便是“微溺玄逹,深不可测”,这绝非如李宗吾先生《厚黑学》之曲解,“孟德心黑,玄德面厚,方得成功”,实际上,曹操和刘备,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 。真正有经历的人,对于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淡定从容的 。
- 莲花的古诗词有哪些 关于莲花的古诗美句
- 书法的“魂”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有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 dota2bkb改动 dota27.28改动
- “一切向钱看,钱能解决的问题那不叫问题”,你认同吗?
- 古代男生写给女生的情诗 情诗古代写给女子
- 俗话说“恶人先告状”,生活中真的是这样吗?
- 农村老俗话说“不怕炸雷响破天,就怕闷雷扯不断”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 互质数有哪些 互质数
- 你有做过哪些神奇的、荒诞的、惊恐的令你深刻的梦?
- dota复仇之魂vs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