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经典唐诗《石壕吏》是千古名篇,非常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背景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作为经典的叙事诗,杜甫记录了一个老妇人面对“有吏夜捉人”时的选择 。
我们先梳理一下老妇人在面对石壕吏时的反应:
先是“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老翁越过墙头偷偷跑掉,老妇人打开门直面石壕吏 。
然后在“吏呼一何怒”的背景下,老妇人的表现:“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
可以看出整首诗篇的主体就是老妇人的话语 。
先是诉苦,说家里三个儿子已经有两个战死沙场,另外一个生死不明;
然后说家里情况很糟糕,家里实在没人,只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孙子和儿媳,孤儿寡母实在可怜;
最后跟石壕吏说,我跟你们走,虽然我已经年迈,但是却可以“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
这就有了一个问题,老妇人为什么要这么干?战场上一个男人都难以生存,她一个老妇人这不是要去送死吗?
其实,老妇人的选择有多个层次的考虑:
①她哭哭啼啼,是为了给老翁争取逃跑的时间 。石壕吏虽然凶恶,但是面对一个贫弱老人的泪水,内心也不能不有所触动 。
②老妇人安排好了身后事老妇人深切地知道,家里的指望都在孙子身上,而想要抚育孙子长大成人,只能依靠老翁和儿媳 。一旦老翁被抓,孤儿寡母在那个时代可能很难生存 。
③老妇人抱定了必死决心老妇人主动跟石壕吏投奔战场,也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当真是生不如死,从他的话语当中就能看得出“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作为一个老妇人,她安排好了家里的事情,期待着孙子能够长大成人,就已经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使命 。即便是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也毫无遗憾了 。
【石壕吏原文及注释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诗歌对老妇人的着墨最多,少年的我们只读一个热闹,而在今天,我们可以读懂更多 。
- 荀子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荀子天论原文及翻译
-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高中课文原文及翻译注释
- 妈咪爱的成人功效与作用 妈咪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石灰吟古诗原文及翻译注释 于谦石灰吟古诗
- 答谢中书书逐字逐句翻译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注释
- 浣溪沙苏轼原文及翻译赏析 浣溪沙翻译赏析
-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注释赏析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
- 野望全文意思和解释 野望古诗原文
-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翻译及注释
- 浮生六记原文及译文 浮生六记沈复经典语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