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创作背景介绍 望岳古诗意思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望岳创作背景介绍 望岳古诗意思】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首先,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的作品 。杜甫的祖父是当时的著名诗人杜审言,他对杜甫的要求很严,据说杜甫7岁就会写诗 。年轻时,杜甫有过两次漫游生活 。在漫游中,他看到了祖国雄伟秀丽的山川,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 。在洛阳,他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谈诗论文,结下深厚的友谊 。
《望岳》这首诗,应该就是漫游时期的作品 。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泰山雄伟的景象,更重要的是,杜甫以登山为喻,抒发了他勇于奋斗与蓬勃向上的雄心壮志 。
其次,解释诗中的部分词语 。
1.岱宗:即泰山,在现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因为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这是对泰山的尊称 。所谓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2.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 。
3.齐鲁:指齐国与鲁国 。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之北,鲁国在泰山之南 。
4.青未了:青,指翠绿的山色;未了,指这翠绿的山色无边无际,延绵不断 。
5.造化钟神秀: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神奇秀美 。全句的意思是,大自然把它的神奇秀美都集中于泰山 。
6.阴阳割昏晓:这里的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而阴阳,则指泰山的南面与北面 。割,即分;昏晓,指黄昏与早晨 。全句的意思是说,高耸的泰山把山之南与山之北,分割为早晨与黄昏迥然不同的两部分,山南明亮,山北昏暗 。
7.荡胸生曾云:荡胸,使心胸摇荡;曾,意思就是层,曾云,就是重重叠叠的云雾 。
8.决眦(zì)入归鸟:眦,眼角;决,裂开;全句是说,极力睁大眼睛,远望着鸟儿进入山中,回到窝里 。
9.会当:定要 。
10.凌绝顶:凌,登上;绝顶,这里指泰山的最高峰 。
11.众山小:意思是,觉得群山都非常渺小了;这是意动用法 。
再次,试翻译这首诗 。
若问:怎么样啊,
这五岳之首的泰山?
啊,它连接着齐鲁大地,
那青翠的山色连绵不断 。
大自然把它的神奇秀美,
都集中于泰山;
它使山南阳光普照,
却让山北一片昏暗 。
那重重叠叠的云气,
令人心胸摇荡;
睁大眼睛远望那鸟儿,
飞回它们的家园 。
我定要登上泰山之顶峰,
再俯瞰那显得极其渺小的群山!
最后,赏析这首诗 。
我们先逐句分析 。
第一句:“岱宗夫如何?”这是一个设问句 。所谓“设问”就是自问自答 。其实是作者替读者提个问题,然后由他来回答 。这种修辞手法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引起思考,二是加深印象 。你看,“泰山到底是什么样子呀?”当这个问题摆在你的面前时,你是不是自己首先要想想它的样子呀?这岂不是引起你的思考吗?当看罢作者的答案后,不管是否与你所想一致,你获得的印象是不是就更加深刻呢?这就是“设问”的作用,这也就是杜甫用这种手法的匠心所在 。从这里可以看出,杜甫是多么欣赏他所望到的泰山,又是多么盼望读者与他共享祖国的壮丽河山啊!
后面的五句诗,都是诗人的答案 。现在分析第二句 。
第二句是“齐鲁青未了” 。我们知道,“齐鲁”是指古代的齐国与鲁国,齐国在泰山之北,鲁国在泰山之南 。而“青未了”是什么意思呢?青,这里是绿色;“青未了”是说,整个泰山都是绿绿的,而这种绿色连绵不断,覆盖了齐国与鲁国 。请读者注意:诗人不是在泰山顶上介绍泰山的,而是在能看到泰山全貌的某个地方瞭望泰山的 。不仅写出了泰山的地理特点,而且写出了它的高度与广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