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梅花的古诗解析 梅花的品质和精神

“遥知不是雪 , 为有暗香来” , 这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笔下那不畏严寒 , 冰清玉洁的梅花 。千百年来 , 骚人墨客们向傲霜斗雪的梅花寄寓了无限的敬意 , 书写了一篇篇赞美梅花清雅高洁、坚韧顽强的佳作 。其中 , 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都以《卜算子·咏梅》为题 , 奉献出了两首以梅花为主题的优秀作品 。两首词都是寄情于物、寄情于景 , 礼赞梅花的高尚情怀 , 堪称咏梅词中的双壁 。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 更着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 ,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 只有香如故 。
《卜算子·咏梅》
【两首梅花的古诗解析 梅花的品质和精神】毛泽东
读陆游词 , 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 风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 犹有花枝俏 。
俏也不争春 ,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 她在丛中笑 。
陆游笔下的梅花 , 不是开在上苑华庭 , 而是长在驿外断桥 。它孑然一身 , 寂寞地开放 , 寂寞地凋谢 , 任凭它孤苦无主 , 任凭它黄昏愁落寂寥 , 可是风雨还是无情地击打它 , 摧残它 。它无意争春 , 却遭群芳嫉妒 , 最后它”零落成泥” , 仍是芳馨不改 , 依然保持着孤芳自赏的冷傲气节 。
陆游通过渲染梅花坚贞不屈的品性 , 表现了自己在逆境中不向恶势力低头 , 在污浊中不失高洁的风骨和勇气 。
陆游生于南宋乱世 , 国家分裂 , 壮志难酬 , 所以在这首《卜算子·咏梅》中 , 他突出了自己当时的悲戚情境 , 突出了自己自悼自伤的情感 , 让全词笼罩在一种顾影自怜的情感中 。是的 , 一介文人书生 , 在那样的时代大背景下 , 除了洁身自好 , 他还能怎样?
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呢?它在冰天雪地的百丈悬崖傲然挺立 , 怡然绽放 , 它是报春的使者 , 却又不与群芳争艳 , 只待”山花烂漫时” , 它与百花一起欢笑 。
毛泽东通过梅花的无畏、挺拔、俏丽 , 表现了一位革命者无私、坚强、乐观的胸襟和气魄 , 以及战胜困难的豪迈激情 。
毛泽东的这首词写于建国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 年轻的新中国虽然还面临着内忧外患 , 但就像这梅花一样 , 雪难掩其俏 , 冰难损其骨 , 它是不屈的 , 是喜悦的 , 是自信的 。
两首词都是以梅花自喻 , 托物言志 , 都写出了梅花凌寒傲雪、不与百花争春的高尚品格 。但在写景抒情 , 创造意境上又大有不同 , 表达的情怀和思想意义也就大不相同 。
陆游的梅是”愁”的 。它离群索居 , 寂寞凄凉 , 虽饱受摧残 , 却不屑俗流 , 保持自己可贵的品格 , 在感情基调上 , 是低沉哀婉的 。毛泽东的梅是”笑”的 。它挺拔俊俏 , 积极向上 , 它谦逊脱俗 , 豁达大度 , 它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 , 却不骄矜 , 不嫉妒 , 在春光烂漫时 , 它欣慰安然地隐限于百花之中 , 与群芳一起欢笑 。在情感基调上 , 是自信高昂的 , 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激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