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大全摘抄 秋天的诗文赏析( 三 )


今天复习张志和的《渔歌子》 , 原文如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 , 
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 , 绿蓑衣 , 
斜风细雨不须归 。
这首词的大意是:浙江湖州西塞山前 , 白鹭在自由地翱翔 , 或高或低 , 盘旋上下 , 飞来飞去 。时值桃花汛期 , 江水在不停地流淌 , 上面漂浮着鲜艳而饱满的桃花 , 肥美的鳜鱼伴着桃花欢快地畅游 。江岸上 , 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竹制斗笠 , 披着绿色的蓑衣 。他迎着斜风细雨 , 悠然自得 , 依然故我地垂钓 。他沉迷于眼前美丽的春景 , 就算下了雨 , 都不回家 。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 , 唐代宗大历七年 , 颜真卿时任湖州刺史 , 受其邀请 , 张志和驾舟前往拜访 。二人一同出游 , 恰好赶上暮春季节 , 春光尚好 , 白鹭翻飞 , 桃花流水 , 鳜鱼肥美 , 两人都是非常有才华的文人墨客 , 面对大好春光 , 不禁兴致盎然 , 即兴唱和 。这首词便是其中的唱和之一 。
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 , 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的情景 , 有春水碧于天 , 有山青花欲燃 , 有白鹭自在飞 , 有鳜鱼逐流水 , 有明丽秀朗的山光水色 , 有怡然自得的渔翁形象 , 宛如一幅神仙居住的山水画卷 , 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不过如此 。既体现了张志和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力 , 也反映了他高远、淡泊、超脱的人生意趣和生活追求 。毫无疑问 , 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词坛绝响 。
据资料介绍 , 我们今天提到的这个词牌名——《渔歌子》 , 最早就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 , 他是首创 。历史上作此调者甚众 , 除欧阳炯、李煜等 , 连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亦有《渔父词》十八首 。只是在众多《渔歌子》中 , 以张志和的《渔歌子》最为著名 , 连苏东坡和黄庭坚也纷纷效仿 , 但与该词相比 , 都差了些韵味 , 失了些颜色 。
历史上 , 尤其是古代史 , 每个文人心中 , 都坐着一个钓一竿风月的渔父 , 都有在烟波浩渺之中泛舟的梦想 。古代文人 , 从来就存在着两面性 , 做两手打算 。始终秉持“穷则独善其身 , 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 , 得意之时希望居庙堂之高 , 失意之时则向往江湖之远 。做自由快乐的渔父 , 也算是文人的一种理想 。
2021年4月17号
四、《月夜》刘方平 , 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 , 今河南洛阳人 。据资料记载 , 刘方平是当时名噪一时的美男子 , 才华横溢 , 才貌双全 。妻子出身书香门第 , 有些才华 , 年轻时 , 生活还算幸福 , 随后 , 他热衷于四处游玩 , 其妻不甘寂寞 , 生活出轨 , 以至于私会期间冻死雪中 。他曾应进士试 , 又欲从军 , 均未如意 , 从此隐居 , 终生未仕 。他寄情山水、书画 , 诗亦有名 , 擅长绝句 , 诗风清新自然 , 手法甚是高妙 。其诗多写闺情、乡思 , 思想性较弱 , 艺术性较高 , 善于寓情于景 , 意蕴无穷 。其代表作《采莲曲》、《月夜》 、《春怨》 、《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