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林浩基老先生和他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前传》的故事图片】
林先生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我为他对中华文化的痴情所感染,才在7月份重新拿起笔,来到今日头条注册了一个账号,方便自己每一天写几句话,或是发一首唐诗、宋词,或是向网友介绍一位文化名人的感人事迹,也是想为传播祖先留下来的璀璨文化,和讴歌文化人的精神而作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以说卓姥姥也是怀着向前辈看齐,向前人学习的情怀,申请头条文化领域的认证,以便更好地传播我们华夏璀璨的文化 。

文章插图
【图片说明:故宫博物院珍藏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卷……局部】
期待林浩基先生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前传》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有关张择端和他创作画卷过程的精彩故事 。
【本文图片均由林浩基先生提供,卓姥姥在此感谢老先生的厚爱和支持】
本文作者:头条号:卓姥姥侃文化原创首发
2019年10月28日 于北京·通州
清明上河图原创是北宗大画家张择瑞之创是反应当时社会繁华经商的集市场面,画面生动活跃房屋建筑,小桥流水真实布景 。集市热闹非凡人们古代装饰,交易生动 。画面动感 。而后清仿制版本艺术 。也相当不错 。具体版本真假防真都不重要 。主要是反应当时社会时代背景的写真 。
北宋张择端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 。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经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 。简记它的经历如下:
1.首先收藏此画的是北宋宫廷 。宋徽宗赵佶视之为神品 。据考证,该图前面应当还有一段,描写的是远郊的山,并且还有赵佶瘦金体的“清明上河图”五字签题和他收藏用的双龙小印 。
靖康之祸时,该画流落民间,为金朝监御府书画官张著所得 。元灭金后,此画第二次进入皇宫 。
2 。
元顺帝至正年间,宫中有个姓裴的装裱匠挖空心思,用临摹赝品将真本换出,暗中高价卖给某真定太守,随后又将其辗转易手 。
嗣后,此画到了明朝奸相严嵩手中 。严嵩败后官府查抄他家财产登记账中,确有此画的记录,在明朝隆庆时被收入宫廷 。
明穆宗不喜欢字画,成国公朱希忠趁机奏请将《清明上河图》赏赐给他,皇帝便让人估成高价,抵其俸禄折卖给他 。
3
但是此时名画却不翼而飞,不久,宫中传说一个小太监得知《清明上河图》值钱,便将画盗走,不想出宫时遇见管画人,小太监仓皇之中将画藏到阴沟里,正值阴雨连绵,三天后来取,画已腐烂 。最终此事不了了之 。
后来,人们才知此画落入秉笔太监、东厂首领冯保之手 。名画“毁尸灭迹”的传说不过是他一手策划的 。
清兵入关后,此画相继为陆费墀、毕沅所得 。清廷早就对这幅名画垂涎欲滴,据说毕家因此画而家破人亡,《清明上河图》也得以第四次进入皇宫 。
4
1911年,清王朝灭亡,但溥仪仍留住宫中 。溥仪以赏赐其弟溥杰为名,将重要文物偷运出宫,《清明上河图》亦在其中 。
1945年东北新中国成立前夕,溥仪携大量珍宝至通化,准备乘机逃亡日本 。飞机还未起飞,就被苏联军队俘获,并将国宝交回中国政府 。《清明上河图》先存放在东北博物馆,后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
- 澳优奶粉最新事件2019 澳优奶粉事件2020
-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的“劳费尔行动计划”是个什么计划?
- 从《祖父的园子》中学到了什么?
- 《红楼梦》里的经典诗词,你会背几首?
- 《我的乐园》作文400字?
- 极品飞车14怎么注册 极品飞车14序列号在哪输入
- 为什么歌曲只有《世上只有妈妈好》而没有《世上只有爸爸好》?
- 五年级语文《钓鱼的启示》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 小王子好词好句阅读感想 小王子好词好句及感悟
- 唐诗精选及赏析 唐朝古诗词及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