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与诸子登砚山全文主旨 与诸子登砚山的情感

《与诸子登岘山》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 。所谓吊古 , 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 。作者登上岘首山 , 见到羊公碑 , 自然会想到羊祜 。由吊古而伤今 , 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
《与诸子登岘山》
唐代: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 ,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 我辈复登临 。
水落鱼梁浅 ,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 读罢泪沾襟 。
【注释】
1、代谢:交替 , 交换
2、胜迹:名胜古迹
3、鱼梁:鱼梁洲 , 在襄阳附近
4、梦泽:就是云梦泽
 
【赏析】
岘山位于湖北襄阳城区以南 , 背靠巍巍的大荆山 , 东临汉水 , 与一水之隔的鹿门山形成东西对峙 , 俨如扼守在江汉平原北部的两扇大门 , 雄踞一方 。三千里汉水 , 流到这里被岘山迎头一挡 , 拐出了一个大的急转弯 。岘山美石不断被冲进汉水 , 在鱼梁洲形成第一大卵石滩 。
岘山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山 , 到处是名胜古迹 。登临岘山山顶往南看去 , 楚皇城 , 宋玉故里历历在目 。朝东观望 , 夹鱼梁洲与孟浩然的隐居地鹿门山隔汉水相望 , 向北远眺 , 古邓国和关羽水淹七军遗迹尽收眼底 。注目西去 , 则是孔明古隆中躬耕之地 。而山上尤以羊祜的堕泪碑著名 。据记载羊祜镇守荆襄 , 常登岘山 , 曾叹江山永存 , 而人多湮没无闻 。羊祜去世后 , 百姓感念他的德政 , 立碑于岘山 , 望其碑者无不落泪 。孟浩然与友人登上这座名山 , 吊古伤今 , 感慨不已 。
 
首联“人事有代谢 , 往来成古今” , 是一个平凡的真理 。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 , 长江后浪催前浪 , 一代新人换旧人 , 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 。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 , 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 , 古往今来 , 年复一年 , 日复一日 , 寒来暑往 , 春去秋来 , 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 。首联两句凭空落笔 , 似不着题 , 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茫茫、无限惆怅 , 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
颔联接着写江山留下名胜古迹 , 我辈今日登临 , 与前两句相照应 , 登临见水落石出 , 草木凋零 , 一派严冬的萧条景象 。最后两句扣实 , 见羊祜“堕泪碑”而泪下沾襟 , 一个“尚”字 , 包含了复杂的内容 , 既体现了羊公碑经历岁月而今屹立的感慨 , 又包含了对自己至今无所作为 , 死后难免湮没无闻的伤感 , 十分有力 。
【关于与诸子登砚山全文主旨 与诸子登砚山的情感】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 , 感情真挚动人 , 以平淡深远见长 。清朝人沈德潜评孟浩然是“从静悟中得之 , 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