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清明节:聊聊令你难忘的人和事?

谢谢邀请 。
“梨花风起正清明 , 游子寻春半出城” , 从古至今 , 清明不仅是祭祀先人的节日 , 也是外出游玩踏青的日子 。记忆里 , 最深刻的莫过于“荡秋千、做面燕、放风筝、吃鸡蛋”等习俗 。
不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原本宽裕的活动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 虽然在一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还依稀可见有荡秋千和放风筝的 , 但却是寥寥无几 , 此时 , 儿时的记忆却随着清明的来临而逐渐清晰起来 。
以往的清明时节 , 很多农村的场院里两棵大树上 , 都会拴上一根很粗很长的绳子 , 绳子的最下端会绑上一块木板或蒲团 , 女孩子们就会坐上去 , 然后两只手分别抓住两头的绳子 , 两腿下垂 , 然后男孩子们就在后面推 , 随着推力 , 女孩子们两腿向前伸出 , 像一只蝴蝶般的飘了起来 , 于是 , 女孩们快乐的笑声也飘散开来 。
据说 , 秋千荡的越高 , 预示着将来的日子越过越好 。于是 , 女孩们放下矜持 , 兴高采烈的荡起了秋千 。
再是吃面燕 , 以青岛为例 , 在早些时候 , 青岛地区就有清明吃面燕的习俗 。面燕形态各异 , 五花八门 , 有单头的、有双头的、有双翅的、也有别翅的 ,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别的 , 就是大燕背小燕 。
还有放风筝的 。关于风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 当时称为“纸鸢” , 到了五代时期 , 纸鸢乘风上天 , 因纸鸢上系以竹哨 , 迎风发出哨音 , 其声如筝鸣 , 故改名为“风筝” 。
现在很多地区在清明前就开始放风筝了 。风筝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 , 有鹞子 , 有老鹰 , 有蜈蚣 , 有燕子等等 。
再就是最有趣的当属碰鸡蛋了 , 记得儿时的时候 , 清明这天一大早 , 妈妈给煮了很多的鸡蛋 , 上面用彩笔画着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笑脸 , 我还特意挑了几个看上去不错的鸡蛋 , 蹦跳着就去跟小伙伴们碰鸡蛋了 。
所谓的碰鸡蛋就是彼此拿出自己的鸡蛋 , 互相碰撞 , 然后比谁的鸡蛋硬 , 碎了就算输 , 输的一方就把碎的鸡蛋给赢的一方吃 。几场比赛下来 , 我不输也不赢 , 算是“打了个平局” 。
当然了 , 清明的习俗很多 , 除了以上这些 , 还有祭奠先祖 , 踏青出游等 , 这里就不一一赘叙了 。
【“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清明节:聊聊令你难忘的人和事?】谢邀!
在我们家乡淄博对祭祖活动非常重视 , 特别是老家博山 , 从清明节扫墓开始每年共有几次大的祭祀活动 。
清明节 , 家家户户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就提前一天开始准备上坟的酒菜 。上坟一般都是由男丁去上 , 仪式主要摆放供品、上香、磕头跪拜、烧黄表纸、添新土 。
再是农历七月十五 , 这是一个较大的祭祀先人的日子 。可以去坟上进行 , 也可以在堂屋供奉各种食品并上香磕头跪拜 , 完毕后烧纸钱送至路口 。
最大也是最隆重的一次 , 是每年腊月三十除夕前夕举行的祭祖活动 。一般人家有的前往祖坟祭祀 , 亦可在自家堂屋举行 。祭品要求是一般六至十碗菜 , 寓意“六六大顺”或“十全十美” , 鸡鱼要求必须是整鸡整鱼 , 寓意“大吉大利 , 年年有余” , 要有豆腐 , 寓意“都来福” , 每个盘子上放点芹菜 , 寓意“勤来财” , 放点油菜 , 就寓意“常有财”等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