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必知的知识点 八上语文古诗18首原文( 五 )


2.赏析”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中”归”字的表达效果 。
“归”字在无形中缩短了仙凡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就好像词人本是仙子降凡,只是由于不堪人世污浊,才重返纯洁的天庭仙界 。
3.简要分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一句的表达效果 。
“路长嗟日暮”化用《离骚》诗意,”路长”谓人生之路漫长修远,”日暮”指夕阳西下,喻人至暮年 。这两句把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痛苦经历以及空有才华却遭逢不幸表述了出来 。
—————————————————–
15《浣溪沙》
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即景抒情,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挡,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 。写了作者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和物是人非孤独寂寞之感,透露出好景不长的惋惜,青春易逝的感伤 。被称为天下奇偶 。
————————————————————-
16《采桑子》
宋代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
2.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 。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 。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 。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
———————————————————————-
17《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其感情基调是:凄婉。
2.”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用”麻丝”来比喻”离愁”,化抽象为形象,含蓄的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情景交融,写了诗人诗人失去自由,囚禁生活的孤凄悲凉,亡国之痛和离家之愁 。
————————————————————–
18《如梦令》
宋代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1.说说”争渡,争渡”、”惊”的妙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