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毛的十大作品 作家三毛的作品有哪些

1撒哈拉的故事
2梦里花落知多少
3雨季不再来
4万水千山走遍
5哭泣的骆驼
6温柔的夜
7稻草人手记
8亲爱的三毛
9你是我不及的梦
10我的宝贝
小时候就读过三毛的作品 , 但是对三毛的了解是肤浅的 , 甚至是朦胧的 。成年时 , 再读三毛的作品 , 对三毛和其作品就有了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现在 , 再读三毛作品 , 更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体会 。为此 , 我把对三毛和三毛作品的认识做一梳理 , 并推荐介绍给朋友 。
01) 三毛是何许人也:她是一位伟大的中国女性作家
三毛 , 女 , 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为陈平) , 1943年出生于重庆 , 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 。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 , 后去德国、美国等 。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 , 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 , 写出了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 , 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
三毛于1981年回到台湾后 , 曾在文化大学任教 , 1984年辞去教职 , 而以写作、演讲为职业 。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 , 年仅四十八岁 。
三毛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 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 , 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 , 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 , 共有二十四种 。著有散文、小说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宝贝》等十余部 。
三毛作品取材广泛 , 充满异国情调 , 文笔朴素浪漫而又独具神韵 , 表达了她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自由和大自然的情怀 。其记游散文如《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融知识性 , 趣味性 , 艺术性为一体 , 具有较高的文化审美价值 。叙述哀情的散文如《云青山月在天》《不死鸟》《背影》《似曾相识燕归来》等风格沉郁 , 淡泊 , 显得炉火纯青 , 更具耐读性 。
02) 三毛的个性特点:她是浪迹天涯的游历者
三毛生性浪漫 , 曾读过张乐平《三毛流浪记》 , 印象极深 。为了追寻心中的梦想和追求 , 她踏遍万水千山 , 然而 , 无论是异国都市的生活情调 , 还是天涯海角的奇风异俗 , 都不能消解她深埋于心中的中国情结 。尽管她嫁给了一个深眼高鼻的洋人 , 但依然是一个完整的东方女性 。三毛从来不刻意追求某一种技巧和风格 , 一切都显得平实与自然 。然而在她信笔挥洒之中 , 却又蕴涵无限 , 这也许就是她的技巧和风格 。
三毛作品充满了浪迹天涯情怀 , 无论是她遗留下来的众多作品、她的游历和她心灵情感的转折 , 都是充满一点点浪迹天涯的味道 。曾经 , 三毛的母亲缪进兰在一篇题为《我的女儿 , 大家的三毛》的文章写到 , 在四个兄弟姊妹里 , 次女三毛的性格最为特行卓立、不依常规 , 及不能忍受虚假 。所以 , 父母要在她身边看守着每一脚步是否踏实与稳妥 。
事实上 , 从三毛的作品 , 可以看出她的个性和特点 , 特别是由《撒哈拉的故事》开始 , 便是她游历的记叙 , 也是她情感的记叙 。与荷西一道生活的年月 , 三毛的文章充满欢笑、喜乐 。读者阅读她的小说 , 彷佛感受着她愉快的婚姻生活 , 就是面对着大风沙的侵袭 , 她也是积极和乐观;然而 , 自荷西死后 , 三毛的文章却一下子似乎“黑暗”起来 , 文字不再有笑容 , 代替的只是无尽的悲伤 , 这时候 , 作品塑造了三毛一个哀伤过客的形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