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注释及感情解读 泊秦淮原文及翻译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注释①选自《樊川诗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秦淮,即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相传是秦时为疏通淮水开凿,秦淮河流经的南京夫子庙一带,在六朝时十分繁华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 。
②〔商女〕歌女 。
③〔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
译文【泊秦淮注释及感情解读 泊秦淮原文及翻译】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
解读这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 。首句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 。次句点题,以“近酒家”引发思古之幽情 。后两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仿佛已从“商女”那里听到亡国之音,其实是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责人表示忧虑与愤慨 。古诗中常有感慨家国兴亡的主题,像这首诗,就将对历史的咏叹与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委婉深沉 。阅读时注意寓情于景的手法,体味一下那种兴亡之忧融入悲凉意境的沉重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