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老师“因材施教”还是“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简单,老师不累,却达不到“让优生超常发展,让差生尽快转变”的效果,也不利于提高所带班级的竞争能力,本人也将平平庸庸,难以发展 。“因材施教”不仅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要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和教材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它的优势,达到感染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 。还要“因才施教” 。因才施教就是要把握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兴趣特点,个性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水平,还有生活环境等等因素,这样,老师就是春蚕,就是红烛,您准备好自我牺牲吗?
既希望老师“因材施教",又希望老师“一视同仁" 。
希望老师“因材施教",是因为学生都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接受能力强,有的差;有的记忆力好,有的记性差;有的计算能力强,有的计算能力弱;有的识图能为强,有的识图能力差等等 。各有各的不同,就不能"一视同仁”,对一个新内容的理解,有的同学老师讲一遍就懂了,你再讲他就不想重听了 。而有的同学你讲两遍三遍他也不懂,如果都是一个班的学生,老师是讲一遍还是讲两遍呢?讲到个个都听懂,可能吗?只讲一遍行吗?都不能满足每个同学的需求,所以“一视同仁"是行不通的,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对象实施不同的教法,讲授不同的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同学都有进步,并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
希望老师“一视同仁",对象主要是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和学生家长,怕老师只抓成绩好的同学,歧视或者说不管成绩差的同学 。老师是要完成教学计划的,学校是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的,所以老师是必然要抓成绩的,一个班这么多学生,不可能每个同学都关注到,不关注并不是说没有“一视同仁",其实作为学生你自己要主动引起老师关注 。
“一视同仁"要,“因材施教”也要,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让老师既一视同仁,又因材施教 。

你希望老师“因材施教”还是“一视同仁”?

文章插图
【你希望老师“因材施教”还是“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和一视同仁其实并不矛盾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方法,而一视同仁是指教师对学生纪律或学业上的要求 。因材施教可以显现出一个教师高超的教学水平,对不同情况、不同性格甚至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可以一视同仁,因为都是自己的学生,在纪律上不能有任何人搞特殊,在学业上,由于自己的因材施教,聪明的、愚笨的都能够达到学会的程度 。所以要让我选择教师,那我既会选因材施教的教师,也会选一视同仁的教师,因为因材施教和一视同仁都是优秀教师的特征,他们一点也不对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