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鉴赏古诗秋思全文和背景 古诗秋思的作者】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 , 行人临发又开封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 ,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 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 , 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 , 要说的话太多了 , 又不知从何说起 。
信写好了 , 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 , 又拆开信封 , 再还给他 。
注释
⑴意万重:极言心思之多;
⑵复恐:又恐怕;
⑶行人:指捎信的人;
⑷临发:将出发;
⑸开封:拆开已经封好的家书 。
赏析
这是乡愁诗 。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 , 表达乡愁之深 。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 , 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 。作书前是“意万重” , 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 。“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 意形相融 。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 , 却非人人所能道出 。作客他乡 , 见秋风而思故里 , 托便人捎信 。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 , 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 。事本子平 , 而一经入诗 , 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 , 便臻妙境 。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 , 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 。像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 , 凭君传语报平安 。”写作者戎马倥偬 , 路遇使者 , 托传口信以慰家人 。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 , 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 , 切盼来书以慰远情 。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 。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 , 寓曲折于平缓 , 乍看起来 , 寥寥数语 , 细细吟味 , 却有无穷意味 。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 , 成如容易却艰辛 。”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 。诗以秋风起兴 , 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 。秋风一起 , 北雁南飞 , 他乡羁旅 , 易触归思 。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 ,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 孤客最先闻 。”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 , 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 , 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 。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 , 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 曰:‘人生贵得适志 , 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 , 且俱宦游北方 。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冏即将作乱 , 知机引退 , 张籍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 , 但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 , 却极其相似 。他虽不能像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 , 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泻在纸上 。这种感物缘情的创作冲动 , 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 , 但其中包括如许丰富的内涵 , 不能不是此诗的一个特色 。
“欲作家书意万重” , 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 。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 , 像一泓清水 。秋风乍起 , 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 。行文顺畅自如 , 一气流贯 , 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 , 忽又来一个逆折 , 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 。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 , 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 。这种手法 , 看似寻常 , 实极高超 。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 , 于是欲作家书 , 可是千言万语 , 又不知从何写起 。“意万重” , 乃是以虚带实 。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 , 脉脉万重心 。”“万重心”、“万重意” , 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 。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 , 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 , 都能体会得到 。因为是“意万重” , 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 , 让读者去想象 , 这就叫做含蓄不尽 , 耐人寻味 。
- 秋水原文及鉴赏 秋水翻译及原文赏析
- 描写生命可贵的诗句 关于生命的诗句古诗
- 祝福原文分段鉴赏 祝福鲁迅原文赏析
- 七夕情人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七夕情人节浪漫诗句
- 整人搞笑又坑人的古诗 像卧春一样搞笑的诗
- 凉州词王翰的意思全解 凉州词古诗的意思
- 关于惜春的9首唯美古诗 惜春词古诗
- 鉴赏春日诗句全文 描写春景的诗有哪些诗句
- 关于天净沙诗歌的全部内容 天净沙秋思原文及翻译
- 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诗 惜时古诗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