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项羽的优缺点介绍 刘邦与项羽的故事读后感

唐代诗人章碣有一首七绝诗《焚书坑》,“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是以史家的笔法,把“焚书”与“亡国”联系在一起,暗讽秦始皇焚书的荒唐行为 。

但是,这首诗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个误区,刘项不爱读书,却能驰骋天下 。诗中“刘项”指的刘邦和项羽,刘邦年轻时的确是一个不读书的无赖,文不成武不就,却会用人,靠这项技能竟打出四百年的大汉江山 。可是认为项羽是一个不读书的粗人,这就是一种误解 。
项羽是楚国贵族后裔,《史记》中有明确记载其年轻时的学习经历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
就兵法而言,项羽可称大家,有兵书传于世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兵技巧家四类,在“兵形势家”中就有《项王》一篇 。而《汉书·艺文志》是由张良和韩信整理,为当时皇家藏书 。由此可见,汉人是认可项羽的兵略才能 。
项羽在末路之时,依然可以“溃围,斩将,刈旗”,再加上项梁在会稽起事时,项羽一人持剑击败上百府兵,这些事与记载的“学剑不成”不符 。其实细品《史记·项羽本纪》,可知太史公的本意,并不是说项羽读书不行,而是特指其个性 。
参考文献:
1.《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项羽的优缺点介绍 刘邦与项羽的故事读后感】2.《汉书·艺文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