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解析与赏析 再别康桥的作者是谁写的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首《再别康桥》第一次进入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在读中学的时候,那时候我们不懂徐志摩的浪漫,也不懂写这首诗的时候徐志摩的心里眼里都是谁,也不知道他当时是怎样的境遇,更不知道是为谁而作 。
徐志摩照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新月派诗人 。徐志摩虽然出生在一个从商家庭,但是却不缺赫赫有名的学者,武侠小说巨匠金庸是徐志摩的表弟,开辟言情小说的琼瑶是他的表外甥女 。徐志摩学贯中西,在英国的日子里他接触了许多浪漫主义和唯美风格的文学作品,这为他之后的浪漫主义文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婚姻自由民主浪漫的国度,徐志摩深恶痛绝中国的包办婚姻,他渴望自由恋爱,渴望自己真心爱的人的出现 。
徐志摩和张幼仪
徐志摩对于不自由的恋爱充满了厌恶,在家中的妻子张幼仪成了他浪漫人生路上的唯一牺牲者 。张幼仪和徐志摩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徐志摩18岁的时候就娶了素未谋面的新娘张幼仪,这个父母眼中的大家闺秀 。徐志摩觉得张幼仪身上没有一点吸引他的地方,觉得她根本配不上先进的自己,对她一直是不理睬的态度,徐志摩完全把张幼仪当作了生育的工具,因为他认为张幼仪给不了他想要的爱情 。张幼仪怀次子的时候,徐志摩却像张幼仪提出了离婚 。一个女子最大的悲哀不是出身的平庸外表的丑陋,也不是生子带来的剧痛,而是丈夫的冷眼,没有疼爱和欣赏的日子张幼仪过得很是艰辛,1922年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 。张幼仪是爱徐志摩的,不过我认为她离婚是脱离了苦海,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当然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定不是写给张幼仪的,他负了张幼仪的一片真情不知道心中是否有些许愧疚 。
林徽因 徐志摩
徐志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追求他心中的怦然心动,追求年轻人都喜欢的一见钟情 。他1921年在英国结识了才女林徽因,见到林徽因的第一眼,徐志摩就觉得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温柔可人、清新脱俗的女子,正是他想要的爱人的模样 。他们在一起谈论文学,讨论异国风情,一起思念故乡的人 。徐志摩觉得林徽因是最好的红颜知己,也是最心动的爱人 。他们无话不谈,亲密依旧,直到林徽因知道徐志摩有妻子,林徽因便开始疏远 。徐志摩为了挽留他和林徽因之间热烈的爱恋,主动向结发妻子张幼仪提出了离婚 。徐志摩对于在英国康桥的这段生活特别留恋,对于自己和林徽因的这段懵懂的恋爱刻骨铭心,他开始大量地创作浪漫主义诗词 。林徽因的离开,带来了徐志摩对她的狂热思念,他为林徽因写下了《偶然》,“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表达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痴恋 。所以《再别康桥》极有可能是写给林徽因的 。
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照
徐志摩回国后便与陆小曼相恋了 。在他眼中,陆小曼是个娇媚典雅的女子,陆小曼的才情吸引了他,让他不顾父母的反对,不顾封建思想的压迫,不顾世人的看法娶了陆小曼为妻 。热恋期的徐志摩也为她作诗,陆小曼的小姐脾气比较严重,她一直妒忌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感情,她把生活的不如意全都倾注在了吸食鸦片上,本来是个少有的美人,却被鸦片侵蚀地不成人样 。但是徐志摩对陆小曼始终不离不弃,身兼数职养她,希望她过得富足开心 。徐志摩对陆小曼的爱是在生活中一点一点激增又一点一点消退的,他的《再别康桥》也有可能是在留恋他和陆小曼新婚的日子,思念之前充满才情明媚有趣的陆小曼 。
影视剧照
虽然徐志摩是个浪漫柔情的人,但是有很多人认为他的《再别康桥》并不是为女子所作,而是再故地重游时,康桥风景依旧,他没有见到之前的老朋友,怀念与他们在一起吟诗的日子,归途中写下了这首《再别康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