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习】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 。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
临江仙·送钱穆父【临江仙·送钱穆父阅读答案及读后感 临江仙送钱穆父赏析】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
依然一笑作春温 。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
尊前不用翠眉颦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注释】
(1)钱穆:名勰,又称钱四 。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 。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 。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
(2)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
(3)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
(4)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
(5)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
(6)古井:枯井 。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
(7)筠:竹 。
(8)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
(9)颦:皱眉头 。
(10)逆旅:旅店 。
【译文】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 。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 。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 。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
【赏析】
这是苏轼的一首送别词,是送给她的好友钱穆父的 。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 。元祐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 。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 。岁月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 。离别的三个年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 。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 。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友人已经修炼到了心如古井、不起波澜的程度,而且像秋天的竹竿一样有气节有节操 。赞扬了友人淡泊、竖贞的品格 。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在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 。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 。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 。
- Shopify推出Markets Pro和Translate&Adapt 加强国际销售
- 青玉案·元夕的中心思想 青玉案元夕古诗全文
- 卜算子·咏梅注释和译文 卜算子咏梅陆游讲解
- 《诗经·采薇》古诗 关于采薇的作者是谁
- 中国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普遍不知道心肺复苏术不能对"活人"做?
- 《甄嬛传》丽嫔一直都不知为何一夜"承宠"三次都没能怀孕,你怎么看?
- 战时管制百科,全国首个战时管制令:战时管制与\"一级响应\"有什么区别?
- 一看就是cp的名字 一看就是cp的名字pamper
- 中国联通的套餐有哪些?,中国联通电话名称及资费标准
- 六块六加盟店零食加盟店电话,福建零食店连锁加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