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不合格奶粉名单315 2020年315曝光不合格奶粉


2020不合格奶粉名单315 2020年315曝光不合格奶粉

文章插图

一年一度“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如期而至 , 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的消费维权年主题是: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 。
消费安全是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 , 不论任何时候 , 安全都是第一位 , 也是每一家企业必须坚守的生命线 。
然而 ,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 国人对美好生活需求增长速度与市场消费服务品质提升节奏并不同步 。特别是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下 , 不少企业依然不惜铤而走险 , 企图通过牺牲消费者各种权益来谋取更大利益 。
特别是自去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 , 大健康消费市场上发生了各种挑战道德和法律底线的事情 , 从假口罩、假奶粉到假药、假疫苗……一件比一件恶劣 , 令人愤怒 。
健康消费无小事 , 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健康领域的消费黑幕不仅严重危害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也极大损坏了所在行业的声誉 , 更严重挫伤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为了进一步警示企业唤起广泛关注 , 21世纪经济报道、21新健康研究院联合发起——《2020-2021年度中国大健康行业十大消费“黑榜”事件》评选活动 , 最终结果将于3月15日发布 。
保持消费者权益 , 事关你我他 , 希望大家选出性质恶劣、影响范围广、教育警示价值大的十个事件 。
关注就是力量 。希望通过我们的监督共同守护法律底线、道德良知 , 推动企业走规范发展之路 , 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 用高品质服务或产品迎接全民消费升级新时代 ,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


参与评选事件介绍
1、北京康佰馨大药房销售假冒3M口罩
2020年1月21日至26日 , 北京京海康佰馨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李东伙同李俞章、罗涵毅从山东省高密市购进标注“3M”“9001”等字样的口罩50余万只 , 销售至北京市朝阳区等地和外省市药店或个人 , 涉及金额共计人民币400余万元 , 后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朝阳区多家药店等地查获涉案口罩2.4万余只 。2020年6月 , 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一审判决李东等3位被告销售伪劣产品罪成立 , 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李东被判有期徒刑15年 。
2、固体饮料冒充奶粉致儿童患“佝偻病”
2020年5月 , 据湖南经视报道 , 郴州市多名儿童家长反映孩子出现了湿疹、拍头、头骨畸形等生长发育滞后症状 。经媒体调查发现 , 这些患儿均确诊为“佝偻病” , 且都食用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特医奶粉” 。实际上 , 这款“奶粉”是一种固体饮料 , 并不具有特医奶粉资质 。
3、老百姓大药房销售“劣药”
2020年7月 , 上海市药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 , 老百姓大药房连锁(上海)有限公司因销售劣药被罚没共计3665.4元 。处罚决定书显示 , 该公司向上海老百姓益平大药房销售药圣堂(湖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制何首乌”(批号180201) , 经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督性抽样 , 初检与复检均不合格 。
4、广州出现“凉茶添加非法西药”
2020年7月 , 据媒体报道 , 广州市番禺区监管部门在辖区内凉茶铺随机抽查的40份取样中 , 检测发现15份样品不同程度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布洛芬、马来酸氯苯那敏、甲硝唑等西药成分 , 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定 。根据检测结果 , 警方依法查处了11家非法添加西药的凉茶商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