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什么节日 3月12号节日

本文主要是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3月12日是什么节日”的核心内容以及“3月12号节日”的相关知识,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往下看 。

3月12日是什么节日 3月12号节日

文章插图
8月8日, 大运河文化带文博领域建设成果在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上发布 。 新华社采访人员 陈钟昊 摄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采访人员罗鑫)在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北部, 经过考古发掘和保护, 考古工作人员正在揭开一座古城的神秘面纱 。
这座平面呈近似方形的古代城市遗址, 以两汉时期为主体年代, 在北京地区考古历史上实现了多个“首次” 。 “在汉代路县故城遗址及其周边的考古工作中, 考古工作人员清理出一定数量的东汉时期的木、竹简牍, 这在北京地区汉代遗址考古中属于首次发现 。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说 。
在此间举行的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上, 陈名杰介绍, 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建设成果丰硕, 大运河考古再获新发现 。 2021年以来, 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在大运河北京段沿线七区共开展考古发掘项目102项, 发掘面积约10万平方米 。 其中, 汉代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
3月12日是什么节日 3月12号节日

文章插图
6月24日, 船只在京杭大运河北京河段内航行 。 新华社采访人员 李欣 摄
据史料记载, 路县设置于西汉初年, 属渔阳郡;东汉改“路”为“潞”, 始称潞县 。 路县故城遗址就是两汉时期路(潞)县的治所 。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路县故城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孙勐表示, 简牍是研究路县故城遗址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 。 后续将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 对简牍上的文字信息进行解读, 信息内容值得期待 。
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通州工作站, 植物种子在经过高倍数显微镜放大后, 投射到与显微镜相连的电脑显示屏上, 种子上的纹路清晰可见 。
“路县故城城郊遗址的灰坑、水井等遗迹中发现了水稻, 结合路县故城遗址多处地点水稻的出土情况、文献记载以及测年结果, 我们推断最晚至东汉初年本地区已经进行水稻种植 。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部工作人员尹达说, “但两汉时期水稻的出土概率都比较低, 说明对水稻的接受程度及稻作规模较有限 。 ”
今年3月12日至4月18日,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水系(镜河北段)工程建设的考古发掘中, 在路县故城城郊遗址区内的东南部清理了一处西汉时期制陶遗址 。
孙勐介绍, 两汉时期的冶铸遗址区、西汉时期的制陶遗址区等手工作坊遗址区的发现, 对确定城郊遗址的性质、功能非常重要 。
【3月12日是什么节日 3月12号节日】孙勐表示, 近年来的路县故城遗址考古, 首次明确了北京地区汉代城市手工业遗存的遗迹组合, 也是北京地区两汉时期手工业遗存的首次大规模发现 。 陶窑、炼炉与水井、房址、灰坑、道路等遗迹的空间分布和功能组合, 为了解、复原路县故城遗址的制陶、冶铸等手工业生产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
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2016年,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通州区潞城镇开展了大规模考古工作, 勘探122万平方米, 发掘4万余平方米, 发现汉代路县故城城址及其周边的墓葬群, 清理古代墓葬1146座, 出土各类文物万余件(套), 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通过近年来的全面勘探, 考古工作人员已经基本推断出路县故城城址的位置、形制、规模、功能等 。 出土的包括陶器、铜器、玉石器等在内的千余件不同种类的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器以及大量动物、植物遗存等, 为了解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具体状况提供了契机 。 ”孙勐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