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梧桐树】临近中秋 , 月光特别亮 , “叽啾叽啾”的虫鸣已奏起了小夜曲 , 我独自在河边徘徊 , 桥上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 , 多彩的霓虹灯不断变换着颜色 。城市的夜 , 难以让人平静 。一只梧桐叶碰在头顶 , 让我不禁想起了老家那株合抱粗细、与我全家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梧桐 。
娶妻的新房建在村东头的菜地里 , 结婚的第二年 , 靠窗三米多远钻出了一棵梧桐苗 , 粗壮而鲜嫩 。妻子说:“栽上梧桐树 , 引来金凤凰 。咱院子里自己冒出梧桐树 , 定会带来好兆头” 。因此 , 妻子格外的照应 , 旱了及时浇水 , 为防鸡啄狗蹬 , 专门用树枝将梧桐树围起来 。农村有句俗话:给谁不睦(不和) , 劝谁盖屋 , 说明了农村盖房的艰辛 。盖房子、垫院子 , 垒墙头 , 安大门 , 一样活接着一样活 。院子里打了几处压水井 , 水都不旺 。母亲说 , 咱就选在梧桐树边打 , 能冒出梧桐树 , 说明水苗子旺 。真巧 , 邻村的打井师傅只打到8米多深 , “扑哧”一声 , 钻杆陷下去了半米多 。打井师傅说 , 这是钻到了地河 , 水一定很旺 。果然 , 洗了一天一夜的井 , 洗到清水 , 也没有抽干 。接着我们又用水泥砌了井台、水池 。清清的井水 , 带来了地下的凉爽甘甜 , 偶尔还能吸上活蹦乱跳透明的白虾 , 一年四季井水从来没有抽干过 。梧桐得到了水的滋润 , 长得非常旺盛 , 油绿的树叶像华盖遮盖着院落 。清风明月 , 斑斑驳驳的树叶照在地上 , 哗啦啦摇曳 , 象在对我们诉说着什么 。端一杯香茗,或吸一枝香烟,漫步小院,听着树叶的和鸣 , 其乐融融 。
农村过年讲究谁家的鞭炮放得响 , 因此都是一千、二千的放 , 盼望有个好兆头 。每年的除夕夜 , 我们都用绳子将鞭炮拉到梧桐树的高枝上 , 一直垂到地 , 单等初一早起来放 。太阳还没有出来 , 用香点着 , 满院飞花溅玉 , 爆竹花落满一地 。母亲一直到初三 , 才准从大门往里扫 , 说这叫扫财 。春天一到 , 大地复苏 , 满树的梧桐花粉嘟嘟的 , 象一个个风铃 , 挂满了枝枝杈杈 , 再加上树间呼朋唤友的雀鸟 , 黑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 活脱脱一幅闹春图 。
不到十年梧桐树已是合抱粗细 , 枝枒已伸出墙外 , 掩盖了满院和半个屋面 。母亲说:梧桐是一种尊贵的树 , 不用修剪 , 让她自己长吧 。你看看碰破皮 , 她都会留泪 。因此 , 我们谁都没有碰她一下 。随着工作的变动我离家到城里居住 。我离开老家 , 对梧桐树总有着一丝牵挂 。每次回家 , 总喜欢邀三五宾朋 , 炒几样农家小菜 , 围坐在梧桐树下的石凳边 , 诉说童年的掌故、乡亲邻里的故事 , 海阔天空 , 无遮无拦 。这几年农民负担少了 , 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了 , 家家户户缸满囤流 。每到秋天 , 梧桐树干上挂满了黄澄澄的玉米棒 。据弟弟讲 , 仅这棵梧桐树就能挂一亩多地的玉米棒 。我回老家拍摄的几幅照片 , 都是以挂满玉米棒的梧桐为背景的 。几度风雨 , 几度春秋 。梧桐树因我们的精心呵护而长得伟岸 。我们也因家中有这株象华盖一样的梧桐而骄傲 。她象一位只讲奉献 , 不求索取的母亲 , 遮护着全家 。时光如梭 , 梧桐树在今年的一场暴风雨中消失 , 结束了她辉煌的一生 , 我们将树坑铲平 , 施了肥 , 但愿明年春天梧桐树老根再发新芽 , 长出新的生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