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的用法 词牌是什么东西


【词牌名的用法 词牌是什么东西】

词牌名的用法 词牌是什么东西

文章插图
词牌,如今只被看作词的格式名称 。其实,词牌原本却是词的曲调名称 。“牌”就是“谱”,词牌就是歌谱的意思 。作词时要按照“谱”去进行,故古人把按词牌写词叫“填词” 。后来曲谱逐渐遗失,词牌就由乐曲的名称变为种种特殊的格式,即供人们填词时遵循的有关字数、句数、分段、平仄、押韵等的文学格式,即《词谱》 。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
词牌大致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词牌是乐曲本名 。如【菩萨蛮】,这是因为蛮国(今缅甸境内)进贡时,梳着高髻,戴着金冠,身上佩挂珠宝,人称“菩萨蛮队”,乐工就谱成了“菩萨蛮曲” 。再如【西江月】这个词牌,就是唐代教坊(音乐机关)的曲名 。
二、词牌即词的题目 。例如张志和作的《渔歌子》,词牌是【渔歌子】,词的题目也是《渔歌子》,是歌唱渔夫生活的 。
三、词牌摘取的是词的部分字句而名 。例如【忆秦娥】就因一首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的句子而名 。【忆江南】原名【谢秋娘】,后因白居易写本词有“能不忆江南”句,因此而改名 。值得注意的是,词牌与词的内容大多无关,不能据词牌去分析词作内容,它只是写词的一种格式罢了 。
四、词牌源自于某歌妓名 。如【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 。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 。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 。《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
下面的一些词牌都有各自的来历,历史渊源久远,人文气息浓郁,了解一下,对丰富我们的人文素养有好处 。

词牌名的用法 词牌是什么东西

文章插图
【雨霖铃】
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记,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出逃,在马嵬坡迫于形势,将杨玉环赐死 。后在霖雨连绵之夜,玄宗车行于蜀中栈道之上,马铃和着潇潇雨声,更添寥落与凄惨 。他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连心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不觉悲从中来,口出“雨淋铃”三字 。后来命教坊“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记恨焉”,并叫伶人张野狐吹奏,从此流传于世 。
【钗头凤】
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琬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分离 。多年后陆游沈园春游,与唐琬不期而遇 。陆游“怅然久之,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 。据考证,《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 。因《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 。陆游用“钗头凤”大约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自与唐氏仳(pǐ)离之后,“可怜孤似钗头凤”;二是指仳离之前的往事“都如梦”,倏然而逝,未能白首偕老 。
【沁园春】
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东汉明帝刘庄第五个女儿刘致为沁水公主,在封地沁水县兴建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 。大将军窦宪依仗其妹窦皇后的权势,以低价夺取沁园,公主害怕,不敢计较 。后来章帝知道此事,要治窦宪罪,窦宪退出沁园,从此不得重用 。后世泛称公主的园林为“沁园” 。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而得名“沁园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