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栽培季节:
根据虎奶菇在25~35℃正常出菇的要求 , 一般安排在2~4月份接种 , 5~9月份出菇 , 利用塑料大棚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
二、 栽培袋制作:
1、培养基配方:干杂木屑38%、棉子壳35%、麦麸22%、轻质碳酸钙1%、玉米粉3%、糖1%
2、制作方法:
先用清水将棉子壳调湿 , 然后将杂木屑、麦麸、玉米粉、轻质碳酸钙与经预湿的棉子壳混合拌匀 。将糖溶于水补充培养料的含水量 , 并将含水量控制在65% , pH值调至7.5~8.0 , 采用17厘米X33厘米X0.005厘米聚丙烯栽培袋 , 每袋湿重1000克(干料约350克) 。将装料后的塑料袋套上海绵套环 , 置常压灶中灭菌 。灶内温度升至100℃ , 维持15小时 。将冷却后的菌袋置于接种箱内 , 用气雾消毒剂消毒后 , 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 , 每袋栽培种可接种40~50袋 。
三、 菌丝培养:
接种后的菌袋直立于培养室架上避光培养 。培养温度25~28℃ , 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70%~75% 。菌丝培养阶段 , 前期关闭门窗 , 避免室内温度波动幅度过大;后期应加强通风透气 ,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培养过程中 , 分别于菌丝长至袋高的1/3~4/5时进行2次查菌 , 剔除污染、死种或生长不正常的菌袋 。正常情况下 , 40~50天菌丝可长满菌袋 。
四、 开袋覆土:
菌丝走满栽培袋10天后 , 且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便可开袋出菇 。逐一去除套环 , 解开袋口 , 在培养料料面覆土 。覆土厚度为3~4厘米 , 可选用菜田土、火烧土 , 土粒直径为1.5~2.0厘米 。使用前先将覆土置于太阳下晒至发白 , 然后用水调节土粒湿度 , 以土粒捏之扁而不散为度 。将覆土后的菌袋上部往下折 , 使袋口边缘高出地面2~3厘米 , 并将处理好的菌袋均匀地竖直排列在室外畦面或室内出菇床架上 。
五、 出菇管理:
覆土后 , 注意保持覆土湿润 , 并多关门或多盖膜 , 刺激原基早日分化 。一般覆土后7~10天 , 原基顶部可露出土面 。原基出土后 , 应注意将场地空气湿度控制在80%~95%之间 。同时加强通风 , 保持场地空气清新 , 并注意使场地有一定的散射光 。整个出菇阶段场地温度应控制在25~35℃ 。喷水量根据蘑菇大小、覆土的湿度和气候情况具体掌握 , 菇多多喷水 , 菇少少喷水;晴天多喷 , 阴天少喷 。根据菇体不同生长阶段灵活控制通风量 , 菇柄出土、菌盖形成、生长各阶段依次加大通风量 , 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左右 。当菇体成熟时及时采收 , 每潮菇采完后及时补土覆土 , 停水养菌3~5天后进行下潮出菇管理 。
六、 采收:
子实体八九分成熟、呈漏斗状 , 边缘内卷、孢子未弹射时及时采收 。每采下一朵子实体 , 应及时用手捏住残留在土中的菇柄 , 轻轻旋转拔
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 , 又名核耳菇、菌核侧耳、茯苓侧耳、虎奶菌、南洋获苓 , 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 是一种子实体和菌核均可食用的珍稀食用兼药用真菌 。营养价值:虎奶菇的菌核含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麦芽糖、油酸、硬脂酸等 。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含16%以上)、多糖、游离氨基酸等活性物质 , 以及钾、钙、镁等元素 。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等记载虎奶菇子实体及菌核具有治疗胃病、哮喘、高血压等疾病的药效;最新研究表明其含虎奶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 , 抑制多种肿瘤生长等多种功效 。医用功能:有治疗胃痛、便秘、发烧、感冒、水肿、胸痛、神经系统疾病等的药效 , 并能促进胎儿发育 , 提高早产儿成活率 。也有报道 , 虎奶菇菌核能入药 , 外敷有治疗妇女乳腺炎之效 , 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食品和药品资源 。上世纪90年代 , 我国抚州金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社员江江在抚州临川地区野外采的虎奶菇 。经过5年多的时间驯化培育出的食用菌新品种(临川虎奶菇-1号) 。2005年2月 , 社长方金山为了使人工虎奶菇走向规模化大田生产 。带领社员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 , 利用棉籽壳、木屑等原料规模化大棚培育虎奶菇技术 。
- 世界上最名贵的画都有哪些?作者是谁?价格是多少?
- 云南山上有的药材有哪些 云南名贵药材排名
- lol奥斯曼大帝
- 女娲石是什么石头
- 蘑菇菌种的配制方法
- 托帕石是什么?名贵的宝石吗?
- 全球最名贵的五种摩托车是什么情况?
- 松茸怎么吃比较好?
- 名贵药材有哪些
- 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