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又到了北方最美丽的季节,经过一冬的萧杀,百花待放,描写春色的诗词歌赋多如繁星,其中不乏家喻户晓的佳句,比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此一联诗出自宋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叶绍翁是南宋末年文人,虽然他不是顶流诗人,但却写出了一联顶流诗句 。不过严格来说此联诗也不算叶绍翁 “首创”,佳句的形成经过时代和若干诗人的锤炼,到叶绍翁这里“妙手偶得”了 。
让我们一起来探一探此佳句的形成史 。

文章插图
唐代大才子温庭筠有一首七律《杏花》
杏花
唐 温庭筠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 。
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 。
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 。
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
此诗以杏花的颜色起笔 。杏花有粉有白,在小园中缤纷绽放,倏忽间繁花似锦,竟引起诗人的惆怅,这繁华过后将迎来什么呢 。人生一世,常使人百感交集,由是写出了诗篇千首,游子在外,酩酊之时最恋恋不忘的还是家乡 。正值这样一个艳阳高照的春日午后,却见隔墙伸出朱门的一枝杏花,兀自迎风盛开 。
本诗最后一联,隔着朱门一枝出墙的红杏已然盛开在读者的眼前了 。

文章插图
唐代另一位诗人吴融有一首《途中见杏花》,原诗如下:
途中见杏花
唐 吴融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
在本诗中,“一枝红杏出墙头”的句子已经出来了 。吴融另一首《杏花》中也有一联:“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 。”写得清幽疏淡,耐人寻味 。
不难看出,在唐诗中,“一枝红杏出墙头”是一幅风情画面,有别具一格的美 。
古人极具风雅之能事,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美,牡丹要一丛一片地看,才更显国色天香;梅花要一枝横斜于月下水边才更见格调风骨;而杏花,就要探出墙头,才能凸显春色如许 。

文章插图
南宋初期,大诗人陆游有一首《马上作》
马上作
宋 陆游
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在这一联诗中,诗人加入了一些理性的思考——蓬勃的生命是根本抑制不住的 。而陆游也在唐人的基础上拓展了想象的空间,引导读者通过一枝红杏揣测园内的春光 。本诗中,叶绍翁的意思已经非常完整了 。

文章插图
再看宋代另外一位诗人的《偶题》
偶题
宋 张良臣
谁家池馆静萧萧,斜倚朱门不敢敲 。
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 。
本诗与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相似度有六七成吧 。
那么问题来了,陆游的诗、张良臣的诗与叶绍翁的诗如此相像,为什么只有叶诗如雷贯耳呢?
- 北京风水宝地有哪些 晓岛风水
- 刘晓庆的假发为什么那么逼真?
- 让梦在雨中消失
- 七年
- 北京首钢主教练未归,竭立彬或正式上位,秦晓雯无计可施了吗?
- 鉴赏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全文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关于惜春的9首唯美古诗 惜春词古诗
- 古诗晓出净慈寺全文解析 古诗晓出净慈寺加拼音其一
- 做月子注意事项有哪些?
-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 春江晓景的古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