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讲讲王洛宾和三毛的故事吗?

1991年1月6日,三毛自杀后的第二天,王洛宾在日记本上写下一段话后,就扔掉笔失声痛哭起来 。
三毛的死,为何会让这个78岁的老人如此失态?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三毛死后,向来注重养生的王洛宾突然开始日日将自己浸泡在烈酒里,表面看,他是想靠酒精麻醉自己,实际上,他却是想借助酒精慢慢自杀 。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早点见到三毛,告诉她他心里的真实想法 。
在那遥远的地方
时光回到1988年,这年,民族音乐家王洛宾的一首民谣《在那遥远的地方》传入台湾 。这首旋律优美婉转的歌儿在打动无数人,奠定王洛宾“西部歌王”身份的同时,也为他吸引了一位特殊女子,没错,这个女子,正是文学家三毛 。
此时的三毛是孤独的,毕竟她的丈夫荷西已经去世十年了 。她甚至感受到了寂寞,对,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太久,她渐渐已经不能再记起荷西的模样,而只能靠那些所谓的“通灵术”来和荷西沟通 。因为思念成魔,三毛的精神甚至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得不靠“快乐药(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来缓解 。
当这首《在那遥远的地方》无意间飘过三毛耳边时,三毛当即就热泪盈眶,在这首歌里,三毛听到了感动,听到了对爱情的渴望……这首歌,甚至唤醒了三毛即将沉睡的灵魂,荷西死后,憧憬热望第一次在她的身体里升起 。“这首歌是谁写的”?三毛眸子里闪着光 。
实际上,在还不知道作者是谁时,三毛就已经下定决心,要去见《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作者 。三毛感觉出来了,这首歌的作者,和她走着某种说不出来的神合,这神合,一般人不会懂,那是灵魂的契合,那是一种超越凡尘的强烈共振 。
三毛决心做的事,就是再难她也会努力做到,不然,她怎么对得起“三毛”这个名字呢?但见这首歌的作者,对于彼时的三毛来说,的确有些尴尬 。到此时为止,三毛仅仅知道他叫王洛宾,其他的一概不知 。但没关系,人说,只要你释放出持续且强烈的愿望,老天总会帮你扫清一切障碍,把你想要的带到你眼前 。
1989年,作家夏婕在新疆访问王洛宾后,发表了几篇关于他的文章 。看到这些文章的三毛,欣喜若狂 。她急切的去寻找夏婕,并向她讨要了王洛宾的联系方式 。就这样,她和他之间的连接线:搭上了!
之后的日子里,三毛每天都在盘算着,自己如何才能见到这位梦中情人一般存在的人物,尽管此前她从来就没见过他 。这一切,在常人看来不切实际的近乎幻想般的存在的,在三毛眼里,却是另一副模样 。“我一定会马上见到他,我们还会发生某种不可思议的关系”,三毛在心里笃定 。因为,早在他的歌里,她就与他契合了,而灵魂的契合,有时候,似乎从来不需要凡尘的介入,对,这就是三毛的想法 。
青春舞曲
1990年4月,三毛通过各种努力,报名参加了大陆旅行团 。在彼时,台湾同胞来大陆虽然已经开放,但是困难重重,因此三毛的这次大陆之行就显得格外珍贵 。可是,她却把这难得的大陆之行,完全献给了王洛宾,毕竟王洛宾是她朝思暮想700日夜的人 。
当飞机抵达乌鲁木齐,三毛匆匆告别旅行团,去了一个地方:王洛宾家中 。在这之前,她甚至没和他打过招呼,也没征求过任何意见之类 。凡尘的这一套,她和他都不会在乎,她想 。4月16日,三毛第一次见到了王洛宾,在王洛宾家中,她为他演唱了自己的歌曲《橄榄树》 。
事情发展到此,都证明三毛并没有看错王洛宾 。三毛欣喜地把王洛宾介绍给了自己最好的朋友,而王洛宾则带着她马踏天山、横扫荒漠,领略了天山南北的异域风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