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行原文及翻译对照 许行滕文公上原文及翻译( 三 )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各种门类工匠的活计本来就不能边耕作边做的 。事,事务,活计 。固,本来 。且,又,边……边…… 。为,做 。
5.4.1[解读与点评]
为神农之言,奉行神农的学说 。这实际就是《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的“农家”,也称“农家流” 。这是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一个流派,奉神农为祖师,祖述神农,主张劝农耕,自食其力 。这个主张本没有错,但其过于偏执,过分强调农耕,强调人人参与,否定社会分工,遭到了孟子的反对 。
“为神农氏之言者许行”可以说是所谓诸子百家、三教九流的“农家”代表人物,他信奉的“神农氏之言”只是编织出来的东西 。神农氏是上古传说人物,连尧舜都没有著作留下,他怎么能留下著作!而且,神农氏本身也是统治者而不是被统治者,他只是专司农事罢了 。神农氏专司农事未见得亲自耕作 。
陈相提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张,表面上看很有道理,用今天一些人的观点看来,好像“政治很正确”,实则它是一个伪命题 。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者并非贤者,而且“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绝对行不通 。
对话中孟子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回答的是“否,许子衣褐”,未直接回答是与否 。此“褐”是“自织”的还是“以粟易之”的,是粗麻布还是粗麻布成衣?我认为都应该是后者,即“以粟易之”的粗麻布成衣 。
“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这些内容中的“舍”的处理是个难点 。有学者训为“啥”,繁琐考证为“何物也”“缓言‘什么’”,我觉得这种思路不可取 。舍,有“备置”之意 。直接将“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释为“况且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制陶铸铁,备置着都从自家庭院中取它来用” 。
有两个信息必须提及:
滕文公派人向孟了问为国问井田,孟子向滕国提出了建议 。看起来建议被采纳了,也有效果了,所以才有“许行自楚之滕”“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的情况出现 。
【许行原文及翻译对照许行滕文公上原文及翻译】“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未交待陈相在哪里与孟子交流的,但直接放在许行、陈相来滕国的叙事中,又未作说明,这表明此时孟子也在滕国,才得以与陈相面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