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是什么意思?今年什么时候才出伏?-

以前有句老话叫做“处暑不出伏,遍地起新坟”,或者说“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 。
【“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是什么意思?今年什么时候才出伏?-】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说如果处暑的时候,依旧没有出三伏天,那么今年肯定收成非常不好,而在过去条件不好的时代,肯定就会造成大规模的饥荒 。
今年的处暑是在农历的七月二十六日,公历八月二十三日,也就是明天 。
传统意义上,处暑代表着夏日的暑热到此为止已经消散,这么具有夏天特色的节气,却是藏在秋天当中的,位于立秋之后,而并非是在夏天 。

“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是什么意思?今年什么时候才出伏?-

文章插图
处暑处暑,也能够叫做“出暑”,代表着炎热的季节已经过去了,正常情况下,只要过了处暑也就没有再热的时候了,但这也只是在正常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出现例外情况 。
所谓的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与末伏,三伏往往处于小暑与处暑两个节气之间,是全年之中气温最高而且最湿热的时期 。
人们说三伏,一般是说这段期间太热,阴气都被迫藏伏,而人们也因此都伏着不适合动弹 。
按照传统的推算方法,夏至日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开始,而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开始,而今年出伏是在公历的八月二十五日,就是在处暑两天之后 。
“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是什么意思?今年什么时候才出伏?-

文章插图
如此一来,那么也就意味着今年的确是“处暑不初伏”,在传统文化中是非常不好的事情 。
过去数千年里,人们不断总结经验,认为一旦这样的情况出现,那么就意味着暑热的状态会不断持续出现,而且会格外炎热,各种农业作物的收成都会受到影响 。
处暑不出头,割了喂老牛!
干得青山叶儿焦,田里稻谷过火烧!
以前很多的俗语,其实就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根据各种现象而做出的规律性总结而已,未必就有什么科学依据,所以也经常出现不准确的情况 。
“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是什么意思?今年什么时候才出伏?-

文章插图
不过今年,这句话似乎也验证了某些情况,今年夏天是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夏天,各地的气象监测不断刷新记录,最高温一再突破往年的数值 。
像是嘉陵江水位大幅下降,太湖水位创二十年来新低,洞庭湖与鄱阳湖这两个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几乎消失,变成了涓涓细流,曾经的湖区遍地都是青草跟晒干的鱼虾 。
要是在古时候,人们遇到处暑的时候尚未出伏,就觉得今年肯定是个大灾年,很多的粮食作物都要被太阳给烤焦,还没有水浇灌,如此就没有足够的粮食,肯定要饥荒 。
“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是什么意思?今年什么时候才出伏?-

文章插图
今年我秋粮收获季节尚未开始,农业收成到底如何尚不得而知,但终究现代与以往不同,咱们手中存储着惊人数量的粮食,古时候那种“遍地起新坟”的状况断然是不可能出现的 。
但古人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比方说今年的夏天就格外炎热,还出现了旱情 。
由于持续的高温与旱情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粮食减产是肯定的事情了,但中国这么大,也不会所有的地方都这样,更何况现代技术手段对应旱情,也并非啥办法也没有 。
整体来说,所谓的“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就是说如果处暑的时候尚且还在三伏之内,那么这一年就会非常热,在发展水平低下的古代,人们无力对抗天灾,今年肯定粮食歉收是灾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