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
在探究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有哪些 。在这里做一个比较简单的介绍: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的精神;贵和尚中的精神 。接下来,我将对这四种精神内涵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 。
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 。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首先,我们要先去了解何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刚健有为的思想源于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周易大传》已经成熟 。刚健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指性格、风格、姿态等坚强有力,壮健 。有为则是做出成绩 。自强不息则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其近义词更包含有励精图治等意思,意为自觉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刚健有为源于孔子,自强不息来源于《易经》,所属派别为儒家、道家 。通过学习与了解,我们知道孔子是儒家学说创始人,后世称其为“至圣”可见其思想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之深远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不仅仅是指中国文化的坚韧,跟是指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中国的追求 。距离来讲,民族方面,新中国的成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华民族为追求民族独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一致对外 。通过不懈的努力,是中国站了起来,正是中国人民、中国有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有这样的中国文化精神,正是我们不惧困难,迎难而上,才有了如今的美好生活 。从个人来讲,将此精神贯穿于自身,做一个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古有孙子膑脚,但仍修成《兵法》,造福后世;今有刘伟失臂,但成为钢琴家,创造奇迹 。

文章插图
人本主义精神,在我看来就是以人为本 。首先是在以民为本上,在儒家学派中,孔子重视“仁”,强调“礼”,为政以德,用仁爱养民心,用德政育民意 。不论从哪种角度,都可以看出以民为本的特点,其实这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我看来也是中国古文化的一个特点 。除此之外还有孟子提倡的“民贵君轻”,荀子提倡的“民水君舟”(以此来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与重要性) 。其次,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 。我们一直知道五伦的关系网,而最好的境界即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教妇从、兄友弟恭、朋亲友信 。在我看来,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古代人对此的追求,同样也是现代人的追求 。古代中国采用封建帝王制,所以追求君仁臣忠,现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那么我们追求的是全社会的和谐 。假设,如果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做到这些,那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岂不是已经到来 。当然这是一个假设,且不说全社会,如果一个家庭中有几个这样的人,我相信这个家庭的氛围是很好的 。
天人合一的精神 。这就要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认为,这个问题是贯穿了中国的发展历程之中的 。在古代,人们对自然是崇拜的,敬仰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的各项生产活动,对大自然造成了破坏;如今,我们越发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就拿古代中国而言,西周时期,认为天人关系是神人关系;战国时期,通过不断的发展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就是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我认为这时候对天人合一的解释是最为恰当的 。在这里运用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辩证法,具有科学性 。上文提到,我国在发展当中,对大自然造成破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对天人合一的追求 。气死不仅仅是中国有这种现象,在全球这种现象是普遍的 。重工业的发展、排污口的设置、汽车尾气的排放等等,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大自然也给了人类惩罚,比如台风、沙尘暴、人类吸入有害气体等等 。所以我们要重视天人合一,不仅仅在行为上,在精神上更是如此,做到人与自然的统一、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 。现在,我国一直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倡导人民低碳生活,鼓励人们植树造林等等,这些做法都是对天人合一精神的实践 。我相信,中国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绿色,人与自然越来越和谐,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美好 。
- 印度,日本等17国入选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开测了,多久发射?
- 中国武术那么多拳种,练哪种拳才能天下无敌?
- 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 巴基斯坦跟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 国足和菲律宾的比赛会是什么结果?
- 高枫演唱《大中国》 大中国原唱高枫简介
- 中国,未来服裝行业,还有多大发展空间?
- 你觉得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怎样进行?哪些中国城市更有发展潜力?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霸气回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霸气语录
- 美国属于什么样的国家 美国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
- 中国人,为什么热衷于在自己家里或者附近种菜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