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我国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我国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简介
关于它的作者 , 历史上多有争议 。唐宋以前 , 人们都认为是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所著 。比如西汉时的司马迁 , 在《史记》卷一百三十中提到左丘明整理了这部著作 , 还有东汉的班固、三国吴的韦昭、唐朝的刘知几等 。他们认为《国语》的成书经过为:孔子作《春秋》后 , 左丘明为之作传 , 即《春秋左氏传》 。后来 , 左丘明不幸失明 , 根据纂著《春秋》时所剩材料编著了《国语》 。根据《史记》记载 , 左丘明在20岁左右时 , 会见过年老的孔子 , 而在他编《国语》时差不多70岁了 , 如果这样 , 那么这部书的形成就不可能早于约公元前425年 。唐宋以后很多学者对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一事提出异议 , 现代学者中也有人认为《国语》是在战国初年编辑而成 , 作者有待进一步考证 。
经典概述
《国语》言谈为事实而发 , 事实又作为言谈的验证 。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 , 嘉言善语” , 故名《国语》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 所记载史实的时间 , 上起西周周穆王征犬戎(约前976年) , 下至韩、赵、魏灭智伯 , 共约500年间的历史 , 内容涉及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 , 以记载言论为主 , 但也有不少记事的成分 。这部书不是系统完整的历史著作 , 除《周语》略为连贯外 , 其余各国只是重点记载了个别事件 。可能作者所掌握的原始材料就是零散的 , 他只是将这些材料汇编起来 , 所以各国史事的详略多寡也不一样 。其中《晋语》九卷 , 占全书近半;《周语》三卷;《鲁语》《楚语》《越语》各二卷;《齐语》《郑语》《吴语》各一卷 。《国语》不是编年体 , 它是以国分类 。《国语》中《周语》排在最前面 , 内容也很丰富 , 它又和鲁、齐、晋、郑、楚、吴、越并列 , 所以又不像严格意义上的分国史体例 。《国语》记载晋国史事最多 , 内容最丰富 , 其卷数占整书的近一半 , 相比之下 , 其他国的记载就很简略了 , 如《郑语》 , 仅记载了桓公与史伯的对话 。因此 , 有人将《国语》称之为《晋史》 , 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
《国语》记有穆、恭、厉、幽、宣、襄、定、灵、景、敬十王的大事 , 为后代保留了研究周王室的宝贵资料 。《国语》的《齐语》专记管仲相齐的业绩 , 对后人详细了解齐桓公霸业形成之经过大有裨益 。《越语》用很大的篇幅 , 生动详细地记载了越王勾践如何忍辱负重 , 发愤图强 , 最终灭吴的历史 。
《国语》很注重各国贵族的言论 。其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 , 通过不同风格、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 , 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 , 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国语》记史 , 生动精练 , 为历代所称道 。《吴语》《越语》记载吴越两国斗争始末 , 从吴败越 , 越王勾践卑事吴王夫差 , 最后终于灭吴 , 如此大事 , 包括两国最高层的谋略 , 大臣的劝谏 , 两国外交、内政、战争以及人心向背等 , 大都通过对话来表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