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上讲官带衰是什么意思 带衰是什么意思


今年高考全国I卷的作文题,是请考生从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个人的故事出发,写一篇班级读书会的发言稿,谈谈对哪位感触最深 。齐桓公、管仲、鲍叔牙这三位历史人物瞬间成为热点话题,引发网友热议 。
作文题中这段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在西周,周王室名义上是全中国的“共主” 。当时的诸侯国都具有半独立的性质,但在形式上,周王室还不失为政治上的重心;到了东周时期(即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诸侯国由半独立逐渐成为全独立 。周王朝最初的家天下模式已经与诸侯血缘渐远的现实无法匹配,周天子收到的朝聘和进贡日益减少,诸侯国间“强凌弱,众暴寡”,战争越来越多 。
这些大而强的诸侯国,在当时称为“霸” 。齐桓公经管仲和鲍叔牙辅佐成为春秋首霸,创立齐国霸业,一个霸主时代才真正开始 。
齐桓公与管仲曾有一箭之仇
齐国是周朝功臣姜子牙的封国,本来就是个大国,又经过讨伐东夷拓展了几倍的国土,再加上丰富的沿海资源,经济比较发达,国力很快就在诸侯中处于领先地位 。公元前686年,齐国国君襄公被杀 。襄公没有儿子,只能兄终弟及 。他有两个兄弟,一个是公子纠,当时在鲁国,师父是管仲;一个是公子小白,当时在莒国,师父是鲍叔牙 。
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后,同时决定回国继承君位 。管仲知道公子小白在莒国,离齐国很近,如果按照正常的速度,一定是小白先回到齐国,那么小白就一定会出兵抵挡公子纠 。于是,管仲轻骑先行,在路上埋伏攻击公子小白 。管仲误以为伏击小白成功,谁知射中的是公子小白衣带的钩子,公子小白将计就计大叫倒下装死 。
于是,小白和鲍叔牙提前回到了国都临淄 。小白即齐国国君位,这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马上发兵征讨鲁国,要求鲁庄公杀掉公子纠和管仲 。鲍叔牙向齐桓公请求赦免管仲,他认为管仲才干出众,齐桓公如果要成就霸业,管仲是一个好帮手 。齐桓公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君主,他不但不治管仲的罪,最后还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
【易经上讲官带衰是什么意思 带衰是什么意思】鲍叔牙和管仲的知己情谊
管仲与鲍叔牙本是好朋友 。两人年轻的时候,曾经合伙做买卖 。每次赚了钱,管仲都要多分一点 。鲍叔牙的随从很不平,鲍叔牙说,管仲不是贪心,是因为他家里贫困 。管仲随军出战,几次都逃了回来 。别人都说他胆小无用,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胆怯,是因为他要奉养家中的老母亲 。管仲也曾经几次到朝廷求职,都失败而回 。鲍叔牙又说,不是管仲无用,只是他的时机未到 。管仲感慨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这段故事最终演变为成语“管鲍之交” 。汉语中形容哥俩好的成语有很多,比如生死之交、莫逆之交,但管鲍之交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当一个人羽翼未丰、才华没能得到施展的时候,就有人理解、欣赏和支持,这样的友情才够得上管鲍之交 。直到现在,安徽省管鲍两姓之间仍有人坚持不通婚的习俗,因为他们认定管仲鲍叔牙是亲兄弟 。
齐桓公差点被管仲一箭射死,对他恨之入骨,一心想把他杀了 。鲍叔牙说,你如果只是想把齐国治理好,有我鲍叔牙就可以了;但若想成为天下霸主,就一定要用管仲 。管仲是天下奇才,他在哪个国家辅政,哪个国家就会强盛 。齐桓公一听,就让鲁国杀死公子纠,又假言要亲自处死管仲,让他们把管仲活着送回来 。鲁国国君心惊胆战,只好一一遵从 。
管仲披头散发,戴着手铐脚镣,坐着用木栅栏锁得死死的槛车回到齐国 。鲍叔牙远远就迎了出来,打开囚车,去掉刑具,请他沐浴更衣 。据《管子》上记载,齐桓公亲自来郊外迎接,用车子载管仲回朝,然后“三酌而问为政焉”,先替管仲酌了三次酒,然后开始谈军国大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