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
上面这段话是2017新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开篇,从这段话我们清晰地看出小学科学课程在小学阶段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而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基本方法和重要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的科 学素质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小学科学是融合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科学于一体的学科,科学老师要带领着小学生进入科学知识的神秘国度就必须通过课堂上的科学实验这个重要载体来实现 。小学生的思维是感性大于理性,无论什么事物或者现象都喜欢追根究底,有很多个“为什么”,而在科学课堂上,很多时候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他们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
李四光也曾说过:“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地重要方法 。”所以小学科学课堂开展实验的技巧和策略,对于科学老师来说至关重要 。笔者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
一、课堂实验材料的准备必须符合学生实际
1.实验材料是学生课堂探究的基础保证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活动的设置均比较接近生活实际,针对小学学生年纪比较小的特点,尤其是1-3年级的低段学生,如果在课堂采用专业的实验器材就有可能让学生感到害怕,而不敢动手 。所以在我们课前选择实验器材时一定要考虑到位,既要考虑安全问题,也要接近学生生活实际,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经验水平等方面因素 。
△莱博士小学科学整体解决方案
比如在讲《把盐放进水里》这一课时,课堂要用到烧杯,但是玻璃制作的烧杯和搅拌棒比较容易打碎,学生使用过程容易产生安全问题,所以换成塑料的烧杯和搅拌棒,学生就可以大胆的动手实验探究了 。当然,在上学生上了高年级以后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专业的实验工具,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科学素养 。
2.课前“下水”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课堂科学实验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时间比较短暂,课前的有备无患的准备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基础 。实验准备既包括教师对实验器材的精准选择和课前“下水”实验效果的检验,也包括对课堂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准备的应急预案 。虽然小学科学的实验都比较简单,但是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会常常受到学生发挥或者材料条件的限制与影响,尤其是课前备课阶段,教师如果对学生了解不充分,又没有做课前实验则会出现一些“意外事件”,浪费课堂时间 。
比如我在讲三年级上册《空气有质量吗》这一节内容时,课堂实验要给皮球打气,本来以为很简单的实验,学生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课堂实验过程中,才发现学生不仅不会插针管,另外也打完气以后,也不知道如何把气放出来,浪费了很多时间 。所以预先做课堂“下水”实验,了解实验过程的细节与用时,对课堂的安排有很好的帮助 。
二、课堂实验的适时指导是实验效果的关键
1.指导学生学会安静的实验习惯
像科学家那样安静、严谨的进行实验活动,是学生应该逐步培养的科学实验素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既有自由探究,又必须要有一定的约束和规定,耐心细致地进行观察、实验、制作活动 。例如:三年级上册关于溶解的知识点中,要实验验证100ml水中可以溶解多少克盐,实验操作时要连续在水中加入2克的食盐18次,学生如果不能耐心地搅拌并进行持续观察,就不能准确记录实验数据,自然就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
- 四年级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和教案
- 孩子开学寄语小学 2021新学期开学寄语
- 小学生周记格式模板 标准的周记格式范文
- 以前数学很好,小学四年级时换了个数学老师,就不好了,怎么办?
- 给学生一句话精彩寄语 一句话寄语小学生
- 从科学和生物学的角度分析,死人有没有可能复活?
- 小学关于植物的古诗 关于植物的诗句有哪些
- 投石器百度百科 投石器制作
- 科学画师梦雅真实照片 科学画报杂志电子版
- 关于春节的古诗小学 春节的诗句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