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著名诗句大全 形容兰花的诗句古诗( 二 )


【兰花的著名诗句大全 形容兰花的诗句古诗】《入忠轩书院咏兰》
阶庭暂托根 , 只与绿苔亲 。
自少枝条分 , 不争花卉春 。
轻寒青瘦硬 , 出槛紫鲜新 。
风雨时吹洗 , 含芬待主人 。
许棐 , 字忱夫 , 浙江海盐(今浙江海盐)人 , 南宋理宗嘉熙年间隐居秦溪 , 于水南种梅数十树 , 旁建书斋 , 因自号梅屋 , 室中对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 着有《梅屋诗稿》 。
此诗前二句以象征清节的松与竹设喻以对比桃李 , 竹底松根与兰花皆“惯寂寥” , 不肯随桃李一同媚俗附庸 。而“惯寂寥”与“媚儿曹”的对比 , 引出三四句兰花之“高名” , 诗人正面赞颂兰花之名于《离骚》中压倒群芳 , 但末句转折写若屈原没有大量关注到兰花 , 则生性喜幽独、不想为世所知的兰花将沉潜山林 , 更能与其“高名”相符 。此诗末句可谓神来一笔之作 , 宋末元初宋无(1260-1340)咏《兰》 , 即借鉴入其诗中:“分向湖山伴野蒿 , 偶并香草入离骚 。清名悔出群芳上 , 不入离骚更自高 。”
《萧兰》
竹底松根惯寂寥 , 肯随桃李媚儿曹 。
高名压尽离骚卷 , 不入离骚更自高 。
丘葵 , 又作邱葵 , 字吉甫 , 号钓矶 , 南宋泉州同安(今金门)人 , 为朱熹四传弟子 , 时称“泉南名贤” 。宋亡后不仕 , 隐居海岛 , 今有《周礼补亡》、《钓矶诗集》存世 。
《入忠轩书院咏兰》首句“暂”字意指兰花本生深山 , 隐含不得已而暂时托根于书院阶庭之意 , 因生性幽独 , 故“只与绿苔亲” 。诗人不写庭阶他物 , 独以亦生阶庭的“绿苔”入诗 , 使得平时不显眼的绿苔 , 在诗人笔下能与兰花为伍 , 颇具新意 。第四句的“不争”看似与世无争、不求功名 , 但末二句“风雨时吹洗 , 含芬待主人” , 却蕴含默默等待 , 希望知音见赏之情 。
三、兰为国香兰于先秦即享有“国香”之美誉 , 诗人咏兰亦常以“国香”代称之 , 如丁谓(966—1037)《兰》:
彼羡南陔子 , 其谁粉署郎 。
渥丹承露彩 , 绀绿泛风光 。
屡结骚人佩 , 时飘郑国香 。
何须寻九畹 , 十步即芬芳 。
此诗用典 , 以“南陔子”、“粉署郎”、“骚人佩”、“郑国香”、“九畹”、“十步”来代称兰花 , 前五者语出《诗经》、《离骚》、《左传》、《汉官仪》 。而以“十步”名之 , 典出乔彝《幽兰赋》“薄秋风而香盈十步 , 汛皓露则花飞九畹 。”
韩伯庸《幽兰赋》亦载:“芬芳十步之内 , 繁华九畹之中 。”可知“十步”与“九畹”相对 , 指兰随风飘香不绝 , 十步之内皆可闻其香 , 故以“十步”作为兰的代称 。
刘宰(1167—1240)《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其三》:
鶗鴂潜消百草芳 , 清芬散逐楚风扬 。
洛阳姚魏空增价 , 愧死嵓隈有国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