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好问是哪朝人?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跟宋之问相比,元好问的才华、成就和名气更大 。想必大家都熟悉这句诗(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句就出自他的《摸鱼儿·雁丘词》 。这首词被金庸《神雕侠侣》中的女魔头李莫愁唱了许多次,简直脍炙人口 。
元好问可是不折不扣的大诗人,如果你不认可上面那句词,太痴情,太“琼瑶”了,那么再看首豪放的,如《游黄华山》:
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 。
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 。
雷公怒击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 。
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
怎么样?元好问这瀑布写得有气势吧,简直比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更大气磅礴 。
元好问曾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他在诗、文、词、曲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 。元好问学问深邃,著述颇丰 。流传下来的作品的有:诗1380余首,词380余首,散曲6首,散文250余篇,小说《续夷坚志》4卷202篇,《中州集》10卷,文论《唐诗鼓吹》10卷等,标准的大文豪啊 。
元好问生于1190年,正处在宋、金、元三角鼎立时期 。据说他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代,其先祖相继迁居洛阳、汝州、平定州(今山西省平定县)等地 。至元好问的曾祖父元春时,又移家忻州,遂为忻州人 。所以他首先是金朝人,因为山西当时属金朝,而并非宋朝 。元好问生逢乱世,所以他一生颇为坎坷,屡次迁居 。
他自幼聪慧,7岁能诗,有“神童”之誉 。但他时运不济,从16岁时开始参加科考,分别在19岁、22岁、25岁、29岁等数次进京赴试,但均落第不中,直到32岁才进士及第 。但因科场纠纷,他被诬为“元氏党人”,便愤然不就职 。直到他三十五岁时,才得到朝中重臣赵秉文等人的贡举,参加宏词科考试,成绩优秀,登第后,他才正式入仕,被任为权国史院编修,留官汴京 。
金朝正大三年(1226年),元好问任河南镇平县令 。之后又应邓州节度使移刺瑗之邀,赴任幕僚 。不久,蒙古军攻陷凤翔,移刺瑗投降,元好问借机辞职 。1231年,元好问调任南阳县令,他在任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成绩斐然 。
此后不久,元好问赴京调金朝政府任尚书省令史,全家迁居汴京 。此后又升任左司都事,官至翰林知制诰 。
1233年,蒙古军围汴京,元好问被围城中 。当时金哀宗弃京而逃,朝中无主,奸臣崔立率兵向蒙古请降献城 。崔立投降蒙古后,胁迫朝臣为自己立碑歌功颂德,元好问、王若虚、刘祁等都被迫参加撰写碑文,但元好问坚持不为崔立歌功颂德 。
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破汴京,元好问即向当时任蒙古国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推荐了五十四位中原秀士王若虚等,请耶律楚材予以保护和任用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举荐的儒士大多被元朝起用,那五十四名知识分子中有十五名在《元史》中有所记录,他们对保存中原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金亡后,元好问随金朝大批官员被俘,并被押往山东聊城看管两年,后居住冠氏县 。元好问作为囚徒,与家人辗转于聊城等地,受尽漂泊 。
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秋,因其诗文名气颇大,耶律楚材倾心接纳元好问 。可五十岁的元好问已无意出仕为官,他重回家乡隐居,并交友游历,潜心著述 。1252年,元好问觐见忽必烈 。希望说服忽必烈尊信儒学,并请他为“儒教大宗师”,促使其任用儒士治国 。
元好问的文学成就以诗歌创作最为突出,因为他目睹了蒙古灭金的历史,写的诗多被称为“丧乱诗”,这些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的现实,具有诗史的意义 。元好问的“丧乱诗”就艺术上的概括力和情感上的真挚性来说,是杜甫以后少有的 。
- 向同学推荐一本书笑猫日记保姆狗的阴谋400字作文?
- 教学设计的八个步骤 教案的步骤有哪些
- 又到春季丝巾的季节,你的丝巾怎么搭配,你的丝巾怎么系啊?
- 十二星座描述的性格准确吗?为什么那么多人要黑处女座?
- 诺克萨斯之手出装 诺克出装,最新的
- 蜡梅花和腊梅的区别 蜡梅与腊梅的区别图片大全
- 什么叫御姐型的女生 女生除了御姐型还有什么类型
- 王博谷和巴图年龄 宋丹丹怎么同意的?
- 哪些梦是不祥之兆 哪些梦是不祥之兆凶之兆的预示
- 国际组织有哪些作用 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组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