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楼奇案 明清八大奇案( 二 )


理出了头绪,这案子审起来就简单了 。这么一审,赵当儿就承认了,自己是受了杨同范的怂恿利诱,做了假口供,涂如松打死杨氏一说纯属子虚乌有 。
于是,案情有了转机,涂如松无罪释放,杨同范行贿包讼,诬陷良民,报请学政大老爷,把他的秀才功名暂时革去 。只等杨氏出现,再结案处理 。
可是,杨氏千呼万唤不出来 。怎么出来?在杨同范家藏着呢 。这案子,就这样一直留着一个尾巴 。

杨月楼奇案 明清八大奇案

文章插图
汤应求(剧照)
转眼间就是雍正九年(1731年)的五月了,距离杨氏失踪快一年半了 。本来已经快被淡忘的案子却发生了转折 。
这转折来自于一具尸体 。
这是一具无名尸体,身上没了皮肉,只有白骨,出现在赵家河沙滩边 。因为埋葬较浅,所以被野狗拖了出来 。
得知此事后,杨同范大喜,忙找来了杨五荣,建议他去认这具无名尸是妹妹杨氏,这样就坐实了涂如松杀妻的罪名,自己的秀才身份也就可以恢复了 。
就这样,杨家族人便闹着要求验尸 。验尸那一天,汤知县认为这具尸体是上游山洪暴发冲下来的无名尸,而且是男尸,所以并不是杨氏的尸体 。
杨氏族人则大闹验尸场,不依不饶 。就这样,案子越闹越大,竟然惊动了省城的督抚 。
“督”就是总督,驻在湖北的是湖广总督,总管湖北和湖南的军民政务 。“抚”就是巡抚,湖北巡抚就是湖北全省最高行政长官 。
也就在这时,汤应求的代理知县到期了,麻城县来了新任知县李作室,于是,这案子又落到了李知县手中 。
而省里因为很重视这个案子,所以又特别委派广济县知县高仁杰与李作室会审此案 。
这位高仁杰知县素有“干练”之名,被称为“能吏”,是总督大人洪迈的重点培养对象 。
高知县接手此案后,自知获得政绩的机会就来了,便开始展现他的“干练”之风,积极刑侦此案,事事亲力亲为,正牌的麻城县令反而成为了配角 。
杨月楼奇案 明清八大奇案

文章插图
高仁杰县令(剧照)
九个多月后,高知县终于结案了 。审得的结论有二:
其一:杨氏被丈夫涂如松误杀,赵当儿揭发此事后,涂如松通过本县秀才、讼师蔡灿上下打点,多方狡辩,又三次转移尸体,所以被无罪释放 。
其二:赵家河沙滩上的尸体,本来是杨氏,涂如松和蔡灿害怕案情暴露,贿赂了麻城县的两个小吏——陈文、李宪宗,把尸体上换上男人的衣服、发辫和脚掌骨,冒充男尸 。
那么,高仁杰知县审理此案的手段是怎样的呢?两个字——酷刑 。
对于首犯涂如松,高知县用上夹棍、跪链等酷刑 。关于夹棍,上文已经描述,在此不去多说 。而跪链是何刑法?就是让犯人跪在烧红的火链上,使他的腿部受伤致残 。
涂如松被折磨成什么惨状?两只脚踝,骨头都露出来了,膝盖的肉被红铁链烧得冒烟,滋滋的响,像烧烤一样 。
所谓的从犯李宪宗、陈文,李知县又是如何对待的呢?“两日之内,叠夹数次,棍敲五百余下,又加重责 。”
就这样,把涂如松、陈文、李宪宗 这几位所谓的犯人只有胡乱招认,只求速死 。因为,被打得太惨,这样活着太痛苦,还不如去死 。但想死也不容易,因为他们犯罪的证据不足 。
尤其是在赵家河沙滩上的那具尸体分明是男尸,但只有证明这是女尸,这案子才可以定论 。
幸好,涂如松、陈文、李宪宗 三人各自说服了自己的亲人,并得到了他们的配合,走上了速死的道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